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我行其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我行其野》


丈夫喜新厌旧,妻子表示和他决绝。
我行其野,我走在那原野上,
蔽芾其樗。(一) 臭椿长得大又长。
昏姻之故,为着婚姻缘故,
言就尔居。(二) 来和你呀同房。
尔不我畜,你却不爱我了,
复我邦家。(三) 我回我的家乡。

我行其野,我走在那原野上,
言采其蓫。(四) 采羊蹄菜忙又忙。
昏姻之故,为着婚姻缘故,
言就尔宿。我来和你同床。
尔不我畜,你却不爱我了,
言归思复。(五) 回家我仍原样。

我行其野,我走在那原野上,
言采其葍。(六) 采那葍菜忙又忙。
不思旧姻,你不把旧人来怀想,
求尔新特。(七) 一心追求新对象。
成不以富,(八) 即不是嫌穷而爱富,
亦祗以异。也真是喜新呀厌故。


注 释
(一)朱熹:“蔽芾,盛貌(见《甘棠》注)。樗,恶木也。”
(二)杨树达:“言,语首助词,无义。”
(三)何楷:“复,反也。邦家,即己家也。”
(四)朱熹:“蓫,牛蘈,恶菜也。今人谓之羊蹄菜。”
(五)严粲:“我归则复其旧矣。”
(六)毛亨:“葍,恶菜也。”
(七)严粲:“苏氏曰:‘特,匹也’。今曰:新特,谓新亲也。”
林伯桐:“新特,犹言新匹耳。”
(八)朱熹:“言尔之不思旧姻,而求新匹也,虽实不以彼之富而厌我之贫,亦祗以其新而异于故耳。”

注 音
芾fei吠 樗chu初 蓫zhu逐 畐fu福

《我行其野》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凄然独行郊外路,


蔽芾其樗。路旁臭椿叶稀疏。


昏姻之故,因为成婚的缘故,


言就尔居。才来与你同居住。


尔不我畜,你呀变心不爱我,


复我邦家。返国安居我旧庐。



我行其野,凄然独行郊外路,


言采其蓫。步履迟迟采臭蓫。


昏姻之故,因为成婚的缘故,


言就尔宿。才到你处同住宿。


尔不我畜,你呀变心不爱我,


言归斯复。如今归去娘家住。



我行其野,凄然独行郊外路,


言采其葍。步履迟迟采恶葍。


不思旧姻,你呀全忘原配情,


求尔新特。贪求新欢太可恶。


成不以富,实在并非她富有,


亦祇以异。是你厌旧心变毒。



[注释] ①蔽芾(fei):树叶初生的样子。樗(chu):臭椿树。②昏:同“婚”。③言:乃。就:从、归。④畜:养。一说为喜爱的意思。⑤蓫(zhu):又名羊蹄菜,仲春时生,可采以煮食,但多食则致人下痢,所以被古人认为是一种“恶菜”。⑥归:指妇女被休后归返娘家。⑦葍(fu):多年生野菜,其根可蒸食。⑧新特:新妇。特,匹、配偶。⑨成:通“诚”,确实。⑩祇:只、仅仅。异:变心。



[赏析] 《我行其野》是一首弃妇诗。它采用第一人称写法,抒发了一个远嫁异国而又被丈夫弃逐的妇女的悲愤之情。


《诗序》说:“《我行其野》,刺宣王也。”关于所刺的具体内容,《郑笺》以为是“刺其不正嫁娶之数,而有荒政,多淫昏(婚)之俗”,也就是说,这一时期之所以发生众多喜新厌旧的爱情悲剧,是因为社会风气的败坏,而对于这 一倾向,周宣王负有政治上和管理上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刺宣王”的字句,而只是把上述情况作为《我行其野》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那么,对于我们理解、把握《我行其野》一诗的内容,是极有帮助的。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首章,写自己遭到遗弃,决心返归故国以及途中内心的悲愤。先以“蔽芾其樗”起兴。据《毛传》等称,樗,是一种恶木。《毛诗正义》引王肃的话说:“行遇恶木,言己适人遇恶夫也。”这位妇女,在返归故国的途中,见到了长出嫩叶、枝条稀少的臭椿树,因而联想到无情无义、不愿再畜养自己的丈夫。那人不正和这道边的恶木(臭椿)一样吗? 憎恶之情,溢于言表。既然此人那么可恶,那么“我”又为什么曾去和他共同生活过呢?那是因为“昏姻之故”啊! “言就尔居”,并非苟合,而是合礼合法的。接着,诗意又一转,写男人终于负心,自己决定返归故国去。“复我邦家”,一者补充说明“我行其野”的目的,二者表现了妇人被弃后并不颓丧的抗争精神。


第二章,内容与首章大体相同。先以“言采其蓫”起兴。蓫,即羊蹄菜,《毛传》认为是一种恶菜。其象征意义也十分明显:那背信弃义、喜新厌旧的男子,不正像这眼前的野蓫一样可恶吗? 三、四句,重申原婚姻的合法性,以曲折之笔,深化了对无端破坏这一婚姻的男子的批判。从前的婚姻关系,如今是彻底破裂了。这位被抛弃的妇女,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归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她决心回到自己的家乡去,重整家园,开辟新的生活途径。


第三章,进一步揭露男子的负心,并对其行为加以谴责。此章以“言采其葍”起兴。葍,也被认为是一种恶菜,寓意与上章“言采其蓫”同。从“不思旧姻”开始,转入对负心男子的揭露、抨击。“不思旧姻,求尔新特”与《邶风·谷风》中的“宴尔新婚,不我屑以”含意近似,是对贪求新欢、不念旧情者的严厉斥责。这种始乱终弃、背信弃义、见异思迁的行为,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的不幸与悲痛。“成不以富,亦祇以异”,语气则十分沉痛。其含意是,假如新人确比我富有,能使你的生活有所改善,则“我”虽离去,也就于心有所安慰了。可是,现在的情形与此相反,你只不过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罢了。故《诗集传》评述道:“此见诗人责人忠厚之意。”尽管朱熹对此诗题旨的理解与《毛传》、《郑笺》不同,但他对诗人(抒情主人公)心地的分析,仍是有见地的。


通过对“我行其野”的反复咏唱,仿佛使人们看到了这位被弃逐的妇女慢步行进在郊外的路上,其内心的情感是那样的沉痛。她的“成不以富,亦祇以异”的责备中,又不无惋惜的心意要而言之,诗中所描写的弃妇性格,既有刚毅、果敢的一面,又有温柔善良的一面。这样写,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因而,她的命运就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本篇和《邶风·谷风》、《卫风·氓》、《小雅·谷风》属同一类型,都是写弃妇的遭遇和弃妇的思想感情的诗,它们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周代中叶和春秋时期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除了在题材方面曾给后人以启示外,这些诗作影响后世至深的还是其以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关注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汉乐府及历代众多文人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