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辛”铜觥
商。通高36.5厘米,通长47.4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觥也叫兕觥。《诗经·七月》:“朋酒是飨,称彼兕觥。”《诗经·卷耳》:“我姑酌彼兕觥。”都说明它是作成兕(野牛)形状的盛酒或饮酒器具。古人还常用“觥筹交错”这句话来形容饮酒的热闹场面。此觥由器、盖合为一体,作四足立兽形。首似马而有竖耳卷角,前足为奇蹄,后足则如鸟爪。体后有兽首鋬。流端有一圆孔,下为一通过胸部的扉棱。盖脊也作扉棱,成龙形,尾端卷曲。器、盖对铭“后母辛”三字。“辛”为妇好死后的庙号,“妇”为生名,“后”即㻈。“后母辛”铜觚,即武丁的子辈为祭祀亡母妇好所作的祭器。此觥花纹华美繁缛。盖脊龙纹两侧饰伏兽形纹,后端由一顾首长身夔纹环绕。器身前中部数处饰以夔纹,后半则作向后的鸟身形。形制、纹饰构想奇异,实属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