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为艺术”的文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为艺术”的文学

“为艺术”的文学weiyishu de wenxue

中国现代新文学中的一种文学倾向,以前期创造社为代表。
前期创造社深受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想的影响,崇尚“天才”、“神会”和“灵感”,认为文学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是作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文学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要求”,认为好的作品是作家本人的“自叙传”。在创作中,他们侧重于作家主观世界的刻画,他们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他们敢于打破旧文学的桎梏,追求绝对的自由解放,他们要“除去一切功利的打算,专求文学的全与美”,他们鄙视“浅薄的功利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因此,在现代文学史上,前期创造社又被称为“为艺术”的文学流派。
其实,前期创造社作家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并没有能够完全贯彻他们所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他们在强调“文学本身的使命”的同时,也注意文学“对于时代的使命”,号召作家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主张“要在新文学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精赤裸裸的人性”(郭沫若《我们的新文学运动》)。他们一方面喜读波德莱尔、王尔德等人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所以,郁达夫和张资平的小说中带有一定的颓废倾向),但是,歌德、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对他们影响更大。象郭沫若的诗歌,以汹涌澎湃的激情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郁达夫的小说则以其大胆真率的自我袒露而令封建卫道士们胆战心惊。此外,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的作品也具有较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另外,稍后于创造社成立的浅草——沉钟社、弥洒社、新月社的作家以及后来的象征派、现代派诗人,他们倒是曾经沉醉在“为艺术而艺术”的美梦中,他们的作品确实具有追求“纯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
“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一方面带着它先天无法克服的弱点,所以不可能在中国新文学领域中取得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五四”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新文学作家把它当作向“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发动进攻的思想武器之一,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为人生”的文学   问题小说 ☛
000192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