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两缺口”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两缺口”理论

“两缺口”理论

亦称“两缺口模式”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 (H.Chenery) 首先提出的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和引进外资必要性的一种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关系如下:Y=C+I+X-M (公式I)。式中,Y代表国民净产值,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X为总出口,M为总进口。由于又有Y-C=S(总储蓄),从公式I可整理得到: I-S=M-X (公式Ⅱ)。正是根据公式Ⅱ,“两缺口”理论认为: (1) 发展中国家储蓄率低,在试图扩大国内投资以加速经济发展之时,势必出现I-S>0的“储蓄缺口”。储蓄缺口不单是个资金缺口,还包含了扩大投资所需先进设备、建材等的物资缺口。(2) 对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用M-X>0的“外贸缺口”,即持续的外贸逆差来填补储蓄缺口,以实现投资的扩大,并争取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所以说,储蓄缺口势必导致和长期伴随着外贸缺口。“两缺口”并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必然经历的共同发展模式。(3) 然而,依靠外贸逆差支持的经济发展很快会遭遇外汇短缺的档板。这时发展中国家面临两个基本抉择: (1) 削减投资,从而减少外贸和外贸压力,但以放慢经济发展为代价;(2) 引进外资,借助资本项目的盈余来填补储蓄缺口和外贸缺口,保持既有的经济发展速度,但要承受由引进外资而来的一系列新的经济和社会风险。
变形的哈罗德-多马公式即G=S1+S2/K
式中,G代表经济增长率,K为资本产出比率,S1为国内来源的储蓄率或投资率,S2为国外来源的投资率。这一公式由哈罗德—多马的基本公式G=S/K变形而来,它意在考察引进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它的基本作用,在于强调引进外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所以常被用于解释一国引进外资的必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引进外资效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变形的哈罗德—多马公式还可用于简括的定量分析。例如,它可用于估算一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国内来源投资一定和投资效果一定的条件下,需要引进多大规模的外资。

☚ 地缘经营模式论   可行性研究 ☛
000039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