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测量误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celiang wucha

任何测量都有误差。在一个测验中,每个考生的分数均由两部分构成:真实分数(x∞)和误差分数(Xe)。前者是一个理论分数,即表示同一试卷对同一考生测量无数次所得的平均分;后者包括条件误差(如测验工具本身的差异等)和随机误差(如考生作答的心境与临场发挥的情况等)。其表达式为:


式中 XT——实测分数。
由于X∞一般无法知道,所以Xe也无法知道。为此用下式的测量标准误来估计测量误差:

式中 ST——实测的标准差
ru——测验的信度。
故误差分布的标准差,即标准误Se可求。如某次测验中信度为0.91、标准差为10,则可得Se=3。
测量标准误既是测量可靠性(标准误愈小,测量愈可靠)的指标,又是解释测验分数的重要依据。如某次考试中测量标准误为3,若甲生考得80分,则他的真实分数有95%的可能性落在80±6(二个标准误)之间,即74~86分之间。
☚ 测验长度   分数的组合 ☛

测量误差

在一切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所得的量值a并不准确地等于被测之量的真值A,二者之差a-A=△a称为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大类。由于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无法知道其准确性,人们只能估计在一定的概率下可能达到的误差限,这样估计的误差限称为测量的不确定度。


测量误差

见“工程技术”中的“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

误差的一种。按性质可分成两类;1.系统误差。由仪器制造或校正不完善、观测员生理习性、测量时外界条件、仪器检定时的不一致等原因引起。2.随机误差。它的产生取决于观测进行中一系列不可能严格控制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振动等)的随机扰动。

测量误差

用仪器测量得到的数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值。按观测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除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外,还有粗差,是由于粗心大意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差错。在测量结果中,不允许粗差存在。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s

心理测验理论认为,测量分数会由于样本、被试动机、注意力等各种原因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变动,产生偶然误差。引起测量结果变化或不一致的偶然误差,即为测量误差。在实际应用中以测量标准误表示。测量标准误可以理解为多个测验样本分数的标准差,是反映真正分数的分布范围(统计学称离散程度)的指标。测量标准误用途非常广泛,如估计测验分数的范围和置信水平,估计评价信度的指标,比较两个测验分数差异是否显著等。

☚ 操作测验   测验分数 ☛

测量误差

measuring error

测量误差measure error

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如实际的长短、轻重、大小等)的取值,也称真分数(T)。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因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致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或不一致。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

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是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后者又称恒定误差,是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随机误差对信度、效度都有影响。

☚ 操作测验   测量心理学 ☛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

即“误差”。

☚ 误差   随机误差 ☛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

某量真值与其观测值之差。由仪器不够完善、观测者的感觉器官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大气折光、气温变化等因素引起。按性质可分为: (1) 系统误差,其正负和大小带有规律性,使观测值偏大或偏小。(2) 随机误差,其正负和大小表现出随机性,总体上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测量中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3) 粗差,是绝对值超出随机误差的限值的一种误差和错误。

☚ 实验误差   系统误差 ☛
000008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