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香huái xiāng

《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香(12)。药名。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实。
【别名】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性味】辛、温。
❶《药性论》:“苦辛。”
❷《唐本草》:“辛,平,无毒。”
❸《本草经疏》:“味辛平,甘,无毒。”
❹《江西草药》:“性温,味辛。”
【归经】入肾、膀胱、胃经。
❶《汤液本草》:“入手足少阴、太阳经。”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❸《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功用主治】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❶《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❷《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❸《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❹《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𤻊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❺李杲:“补命门不足。”
❻《伤寒蕴要》:“暖丹田。”
❼《玉楸要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❽《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以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❾《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❿《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⓫《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成分】含茴香油等,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小茴香酮(Fen-chone)及α-蒎烯、α-水芹烯、茴香酸(Anisic acid)、谷氨酸、天门冬氨酸(Asparagic acid)、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洋芫荽子酸(Petroselic acid)等。
【药理】
❶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小茴香对在体家兔肠的蠕动有促进作用,对体外肠管有收缩作用。茴香脑低浓度有收缩作用,高浓度出现弛缓作用。对小鼠体外肠管的影响,在反应初期,茴香油显示肠管收缩作用及蠕动亢进作用,以后表现为弛缓,即镇痉作用。此外小茴香有抗溃疡、利胆作用及对肝微粒体氧化酶有影响。
❷对中枢的作用:茴香油、茴香脑对青蛙都有中枢麻痹作用。
❸对气管的作用:茴香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❹性激素样作用:小茴香丙酮浸出物雄性大鼠实验在睾丸、输精管减少,精囊及前列腺呈有意义增加,并且这些器官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全部降低。对于雌性大鼠,出现阴道内角化及性周期促进作用。此外,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增加,说明小茴香有己二烯雌酚样作用。
❺其他:阿魏酸酯、人参皂苷、茴香脑、肉桂酸盐配合能减轻抗癌药的不良反应。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茴香油对真菌、孢子、鸟型结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杀菌作用。此外还有降压、升白细胞作用。


香子huái xiāng zǐ

《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香(3)。药名。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种子。
【性味】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
❶《唐本草》:“诸瘘,霍乱及蛇伤。”
❷马志:“膀胱胃间冷气及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❸《大明会典》:“治干湿脚气,肾劳𤻊疝阴疼,开胃下食。”
❹李杲:“补命不足。”
❺吴绶:“暖丹田。”


香虫huái xiāng chóng

《本草纲目》虫部第39卷香虫(3)。药名。
【功用主治】小肠疝气。


香茎叶huái xiāng jīng yè

《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香(1)。药名。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茎叶。
【性味】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
❶甄权:“煮食,治卒恶心,腹中不安。”
❷孟诜:“治小肠气,卒肾气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得。生捣汁一合,和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