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SIBTEST方法simultaneous item bias procedure现代教育测量方法之一。是检测“项目功能差异”(DIF)的一种方法。由Shealy和Stout(1993)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在概念上与“STND方法”十分相似,其DIF指标β为:  (PS为第S能力水平组中答对该项目的人数比率;YRS、YFS分别是第S能力水平组中的参照组和目标组在这题上的平均得分。)SIBTEST还包括一个显著性检验:Z=β/σ(β)来检验项目的DIF是否显著。SIBTEST方法的最大的创新是用潜在能力作为匹配变量,它用回归矫正(regression-based correction)方法来估计匹配分数。另外,SIBTEST设计了一个叠代程序,把被怀疑有DIF的项目排除在匹配标准之外。起初,SIBTEST把所有的项目都作为匹配标准,对每个项目逐项检测,把有DIF的项目排除在匹配标准之外,这样不断反复,直到形成一个不含DIF项目的“有效测验”。这个“有效测验”就可作为最终的匹配标准。SIBTEST方法的另一个革新之处,是可以对一批项目同时进行DIF检测。有些项目(如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后面的五个题目)单独进行DIF分析时,DIF值都不大,但同时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则DIF值马上增大(说明这篇文章对两组学生的功能不一致),这称为“放大”(amplification)。而有些项目单独分析时,DIF值很大,但在同时分析DIF值被综合减小了,这些项目在两组学生上的功能差异相互抵消,这称为“收缩”(cancel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