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 4000环境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 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总称。是一个国际性标准,对全世界工业、商业、政府等所有组织改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统一标准的功能。它由环境管理体系 (EMS)、环境行为评价 (EPE)、生命周期评估 (LCA)、环境管理(EM)、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 (EAPS) 等5个部分组成。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
我国已公布的6项标准:
❶ISO14001 (GB/T24001 -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描述了对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 (或)自我声明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通过实施这个标准,使相关组织确信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❷ ISO14004 (GB/T24004-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该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行阐述,向组织提供了建立、改进或保持有效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的工具和教科书。
❸ISO14010 (GB/T24010-1996)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该标准规定了环境审核的通用原则,包括了有关环境审核及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任何组织、审核员和委托方为验证与帮助改进环境绩效而进行的环境审核活动都应满足本指南推荐的做法。
❹ISO14011: (GB/T24011-1996)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该标准规定了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以判定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准则,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作用和职责,审核的步骤及审核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❺ISO14012 (GB/T24012-1996)环境管理审核指南-环境管理审核员的资格要求。该标准提出了对环境审核员和审核组长的资格要求,适用于内部和外部审核员,包括对他们的教育、工作经历、培训、素质和能力,以及如何保持能力和道德规范都作了规定。
❻ISO14040: (GB/T24040-1997) 《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ISO14000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建立符合各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SO14000系列标准,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促进世界贸易,消除贸易壁垒。
ISO14000系列标准贯穿着生命周期思想,它要求组织 (公司、企业) 对产品设计、生产、使用、报废和回收全过程中影响环境的因素加以控制。ISO14000基于 “环境方针” 应体现生命周期思想的思路,TC207专门成立了生命周期评估技术委员会,用以评价产品在每个生产阶段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使组织 (公司、企业) 能够加以分析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