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林业技术培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经济恢复时期,河北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需专业干部数量不断增加。当时,河北省林业干部十分缺乏。于是在1950年,河北省农业厅在易县西陵成立了河北省西陵林业干部训练班,招收具有高小以上文化,年龄在30岁以下的在职人员进行林业专业训练,训练时间8个月。1952年并入河北省黄村林业学校。在此期间,共举办3期训练班,训练学员270名。
为适应工作需要,1955年3月,省农林厅在易县梁各庄建立了 “河北省西陵林业干部学校”,学习半年结业,分配工作,学员主要招收具有初中毕业的在职干部和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共办2期,招收学员400多名。
1956年,各国营林场为提高本场林业生产水平和支援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林业建设,兴起了场办林业中学的热潮,招生对象是场内初中文化的青年工人和农村初中毕业的知识青年。龙头大海坨等国营林场先后办了24个场办林业中学,学员达到1 000余人。同年,林业厅在张家口建设大街 (东山坡)建立了 “河北省张家口林业学校”。1957年招收2个在职干部班、2个初中毕业知识青年班共200名。同年,将西陵林干校合并到张家口林干校。1958年张家口林干校改为 “河北省张家口林业学校”,1962年该学校被撤销。
1960—1980年,省林业部门根据林业生产建设的需要,通过举办训练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共培训林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764人,其中培训县林业局局长157名,林业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干部607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省的林业成人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83年,为提高在职干部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省林业厅在石家庄建立了 “河北省林业干部训练班”。分期、分批培训县(市、区)林业局、国营林场、国营苗圃、林业工作站等领导干部和工程管理人员。“七五” 以来,又先后建立了孟滦林管局职工培训班、唐山市林业干部培训中心、石家庄地区林果技术培训中心等三个林业干部培训基地。
“七五” 期间 (即1996—1990年),河北省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 的要求,把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以岗位培训为主的全行业培训上来,紧紧围绕林业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林业全行业岗位培训。据统计,“七五”期间全省共培训林业干部职工32676人次,其中行政管理人员419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7 975人次,林业工人20491人次,选送县处级干部参加林业部举办的研究班20多人次。
“八五” 以来,林业成人教育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省林业厅成立了成人教育领导小组,把林业成人教育工作纳入到有限任务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大力开展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林业全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八五”期间全省林业系统共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为了规范林果农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从1990年开始实施了林业绿色证书工程,省林业厅下发了 《实施林业“绿色证书工程”管理办法》和林业专业农民技术资格岗位规范,编写了 《林果绿证培训教材》,统一印制了 《林业绿色证书》,全面展开了绿证培训工作。据统计,到1996年年底,全省绿证培训学员累计达到5万多人,发放绿色证书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