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食销售价格
1950—1953年,为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缩小工农产品差价,每年新粮上市前,均适当调整粮食收购价格,销售价格随收购价格调整和市场供求变化相应进行调整。
从1953年11月起,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至1960年,主要粮食销售价格基本上未动。
1961年,高粱、玉米等6种主要粮食和粘稻等23种小杂粮收购价格分别提高25.4%和36.7%,而销售价格未动,第一次出现粮食购销价格倒挂。1963年提高农村粮食销售价格,使其购销价格拉平;1965年又把城市粮食销售价提高到与购价相同水平。
1966年,粮食的购销价格同时提高,大米、小米、高粱米、玉米面、玉米𥻗5种主要成品粮的统销价格,每50公斤平均由9.61元调整为12.16元,提高幅度为26.53%;标准面粉统销价格,由21.29元调整为18.50元,下降幅度为13.1%,其它牌号面粉的统销价格也相应下调,价格调整后,购销价格持平。
1979年6月,高粱、玉米、大豆等6种主要粮食和粘稻等30种小杂粮收购价格分别提高20.8%、23.38%,而粮食销售价格未动,第二次出现粮食购销价格倒挂。至1990年粮食销售价格未作调整(表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