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二 節】
明上文之意。而此章承上章‘為下不倍’而言,故此節但言不可自專之意,而不言不可自用之意也。
【三 節】
此亦明上文之意。‘今天下一統’,則不可‘反古之道’也。
‘天下一統,三者皆同’,則不但有德無位者不可自專,有位無德者亦不可自用。蓋新有天下,如漢之承秦者,雖非聖人,不得不除其舊法,布其新章。而如周末之君,自有先王之制遵,而行之可也。
【四 節】
申明首節及第二節之意,而首節對舉‘愚而好自用’,故此節亦對舉‘無其德’也。
【五 節】
申明首節及第三節之意以結之。‘今用之’,謂今天下一統也;‘吾從周’,則不反古之道也。蓋第二節及第四節承‘賤而好自專’而言也,第三節及此節承‘生乎今之世’而言也。‘今之世、今天下、今用之’三‘今’字,一串貫來也。
第二節以下明章首‘不可自專’之意,而節節相承。蓋言非天子,不議禮、制度、考文,而今‘天下一統,三者皆同’,則‘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故子曰‘吾從周’也。
此章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又曰‘雖有其位’,‘雖有其德’云云,而雙貫説去者,雖若兼言‘居上、為下’之道,而結之以‘吾從周’之語,則其主於‘為下不倍’而言可知也。下章言‘居上不驕’,而亦言下焉者放此。
章首有‘子曰’字者,皆孔子之言。而此章則章首雖有‘子曰’字,章末又有‘子曰’字,中間三節之為子思之言可知也。故首末兩節章句皆曰‘引孔子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