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019公孫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019公孫丑

【公孫丑】

公孫丑當問曰夫子行道,而乃曰‘當路’,是其心未免勢利之惑,不知聖賢有權寵不與之道,故極意説出,只是‘當路’用權而已。‘可復許乎’,則不敢必之辭,是其心有泰山、北斗,吾師應是第二等人。渠輩認孟子若是小了,而猶負笈裹足,追隨之路,問答没滋味語,何也?
‘子誠’誠字好看。
‘或’上當有‘昔’字,而孟子既聞之言極是無況,故漫漫地冷説出古談以明己意,故不必着‘昔’字,玩讀義自見。
‘當’直接上文,而必更端着‘曰’字於管仲之上者,既敍曾西之言,冷地徐舉‘子為我願之’,故語勢自爾遲了一食之頃,更端提起,與上節無‘昔’字同。
俄問當路,又曰‘加之卿相’,已陋矣,而又皆不能含得一字,真知孟子則只當曰行道,不當舉也。尤局矣。學者知此然後可以與論聖賢也。‘不異矣’與‘可復許乎’,辭意一般,是公孫心中所以從學孟子者,庶幾學得事業者也。宜乎孟子之門無傳道者。
孟夫子便當曰‘惡!是何言也’,而乃曰‘我四十不動心’,是就工夫上説出,引誘而俯就之也。
告子先我不動心’,是亦不吝於許人也。既引告子為言,則是向學上説,而公孫乃曰‘過孟賁遠矣’,其無(俚)〔理〕[1]甚矣。孟夫子不直斥,而乃因孟賁而以北宫孟舍為言。之於門學者,不啻若天壤,而便以曾子子夏貼説,引開公孫言路,遂至於知言、養氣,此是慈母教愛子情地。
‘約’字是應萬事、接萬物之要道也,故因論孟舍而説出‘約’字。曾子之‘千萬人吾往’是所守者直也。孟子之知言、養氣,亦其本直而已,豈非所守者約乎?‘詖、淫、邪、遯’與‘行有不慊’,皆是不直也。故為異端而千歧萬劇,我則所守者直是一而已,是以不直則天地人俱罔矣,直者生天地萬物之胎息也。要直須是敬,敬則一,一則直,直則生;不敬則二三,二三則曲,曲則亡。天之直運而不墜也,如轉丸子,直立故疾轉而不欹傾,曲則傾矣。地之直平而常静也。如置物,不平則不能静,不能静則不能久矣。兩曜失其直,則薄食晦冥;四時失其直,則寒暑亂序;庶物失其直,則夭孽而不遂。直之道大矣哉!
塞乎天地之間,非謂氣是别物而弸塞天地也,是氣本天地之氣,我即養以不餒,吾與天地為一體,虚空六合,無少欠缺,即西銘所謂‘天地之塞,吾其體’者也。吾之氣餒,則天地之氣亦餒;吾之體不充,則天地之體亦不充矣。氣充吾體,則天以清,地以寧,萬物各遂其性。此與‘直方大’章合看,始得其本,只是敬義而已。方,剛之體段;剛,方之功用。
氣與義,元是兩在,非是氣在此,義在彼,氣去配義,義去取氣。蓋義集則氣活,氣充則義達,一欠則兩餒。
‘襲’字最好看。氣雖義之自生,然非是一事之義卒地去取他氣也。今曰集義所生,似是元無氣而義然後方生氣。然義即是當然之理,而理與氣元是兩在,但理得然後氣始壯,是所謂生也。假如與人争而理直則氣自旺,然未可便道是浩然。必今日行一義,明日行一義,雖無事時心存理義,敬以涵養,私意斷絶,天德在躬,己所獨知之地,不愧屋漏,心裏快足,則活潑潑地,氣自浩然,不期然而然矣。此所謂‘必有事、勿助長’也,欲‘襲取’則是‘正’而‘揠’也。
‘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孟子必有的見而言之,非是一時苟為贊美之辭也,學者當體念而得其實也。愚則以為,朱子道德比孟子如何不敢知,若論其功則決不在於孟子之下。蓋無朱子,則七聖心法、六經旨訣,皆滅裂墜地,萬古長夜矣。學者於朱子之説,不可一字忽略看始得。
伯夷伊尹孔子,細論全體則有分數,而各其所造則皆至其極處,無一毫私意。天理流行,是所以皆能得百里而可王,行一不義而不為也。行一不義得天下不為。自凡人視之,似不近情,然此是不愧屋漏。朝聞夕死,有天下不與之心也。人苟有此心一分,猶足為三家村省事漢;有此心二三分,足以保族宜家。專以枉尺直尋為心者,不足以保其身,況父母妻子乎?三代以下,此心不傳,皆是幸免者;其得天下者,都是羿之心也。自安為羿,更何與議哉?求一官一職而僥倖曲徑者,推其心術,則皆羿之徒也。三代以後,惟漢高祖昭烈宋祖彷彿可論,其餘皆羿之乘時者也。
宰我曰‘以觀’,則猶是不敢斷定之辭;子貢,斷定之辭。有若又超上一級説,蓋曰麟鳳之拔萃,之出類,可謂拔出千萬層,至於孔子,又拔出於拔出者之上千萬層也。宰我子貢並稱夫子,有若直稱孔子者,與諸出類者對舉故也,其意若曰孔仲尼云耳。
‘浩然’章胎骨字只是‘直’字。直故不動心,直故知言,直故養浩然,直故‘治則進,亂則退’,直故‘治亦進,亂亦進’,直故(行)〔仕〕止久速隨時,直故足以知聖人。‘詖、淫、邪、遯’,直之反也;餒,直之詘也。仲尼曰:‘人之生也直。’孟氏可謂真得其傳矣。
人心之亡久矣。人皆以為仁義禮智是聖人覓得於吾心之外,修而行之,不知是自家心中固有底。故説孺子入井,以證其心元有惻隱,是人人所共自驗於吾身者也。因惻隱遂並舉四端,惻隱非全體之仁,而仁之端緖可見於此。比如掘銀者,纔見鑛苗如線,則不失其苗,掘之及泉,可得無量寶藏。若舍其苗而不掘,是下愚而已。這‘端’字,曉諭下愚之一字符。
既不慎術而為弓矢矣,恥之何益?如恥之,何不舍其術?此至愚可以悟矣。而不悟奈何?‘如恥之,莫如為仁’,切痛之辭。
‘援而止之而止者’,便有孟子所謂‘於禽獸〔又〕何難’底意思,故斷之以‘不恭’,此二字,真描出柳惠腔子底。或問曰:‘遭伯夷望望、柳惠由由,孰優’?曰:‘遭望望,則吾以伯夷為隘矣,人亦未必不以為過。若由由,則我為不人矣,寧不如溘然也。人苟真知此意,則自治可以知警矣。然舉世見其由由,但稱展氏好人而不知自哀,哀哉!’
孔距心之言,即曰‘此則寡人之罪也’,王姿質實是高人數等者也。他日,三宿出,正由此等事也。孔距心亦即曰‘距心之罪’,宜其為孟子所知也。蓋告之以過而即服,中人以上之姿也。
棺椁,‘自天子達於庶人’,是先王制禮之義,與天地之心同者也。此其治天下如運之掌者也。我則石椁玉匣,而庶人則掩之土中,豈天地生物之仁哉?後世法禁異於是矣,豈不曰‘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乎?當曰無憾於人子之心,而乃曰‘盡於人心’,盡字、人字,有無限意味,真聖人之言哉。‘不得,不可以為悦’,故以天下養,然後為大孝。然僭踰於不得,則反以忝其親。‘不可以為悦’,而猶不敢踰是,固所自盡之道也。不曰為其親‘無使土親膚’,而乃曰‘比化者’,其言似汎,而有無限義理,有無限情曲,旨哉言乎!
‘棄寡人’之棄字,可惜,可愛。‘固所願’三字,令人感淚。
‘曰然’之然字,好。
信乎‘王之庶幾改之’者,可惜,可惜。尹士者,聞言即服,亦可嘉。
‘不豫色’,豈為卿相之位、萬鍾之禄哉?洚水滔天,萬民其魚,伊祈氏安得不咨嗟?宿寒夢,應與孔仲尼論懷。結以‘吾何為不豫’,無限感慨,讀之令人淚潸潸不禁。‘久於,非我志’與‘三宿出’合看,可知聖賢轍環之心,明快坦蕩。

☚ 12_018梁惠王   12_020滕文公 ☛
000027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