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150梁惠王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150梁惠王 下

【梁惠王 下】

首 章
‘樂樂’二字,上如字,下字音洛,依諺解讀似好。如皆音為洛,則與‘古樂、今樂、鼓樂’字不應。添入田獵一節,是必因當日‘王之所好’者而兼舉之也,似不必以此節疑‘樂樂’之盡音為洛也。四章王言雪宫之樂,而孟子推言巡狩之義,以明‘與民同樂’之義,此因論樂而推説田獵,似非别意。星湖疾書‘樂樂’二字皆音為洛。
‘交鄰國’章
‘以大事小’注‘字小’之字義,蓋有疑。或者云:‘大國無朝幣臣事之理,葛伯稱伯,則是諸侯之伯爵者,其國亦不小矣,之始固事之。昆夷强盛,文王之始亦事之矣。後來文王國勢雖大,而猶不失始事之心,而事之猶前也。’其説似然。考之傳記,仁山金氏曰:‘“”,,今應天府穀熟縣,今應天府寧陵縣穀熟寧陵八十里。’據此,則孟子所謂‘,與為鄰’者,信矣。詩序曰:‘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文王始起之時,地不過七十里、百里,則其服事宜矣。然而後來强大而猶事之,蓋仁者寬弘,能容人,不以大小强弱之異勢而有所計較之意,此所以樂天也。
‘畏天之威’,此只舉畏天保國之事,而樂天之義可以類推。
‘見孟子雪宫’章
沼上、雪宫之稱‘賢者’,皆指孟子而言也。孟子之對則不以己自當,而汎推‘與民同樂’之意。
首節正文無與賢者共樂之意,而集注云云,未知何據。豈非以王與孟子同游,故而言之乎?
‘今也’一節,疾書亦作諺讀,而‘從流下’一節為晏子訓釋之辭,其義甚精。集注以‘今也’一節為景公時,故諸侯為附庸之國,縣邑之長。
‘惟君所行’,此言‘為諸侯度’、‘為諸侯憂’,皆在為君者之所行也。君字汎稱為君之道,非指景公而言也。先王之法為可則,今世之弊為可戒,豈可渾舉善惡而請其君擇行耶?諺解行 ,似當曰行 
徵招角招樂,在論語‘在’是也。
‘為巨室’章
‘萬鎰’,鎰,量名。古人常以金稱之,未嘗以玉言之,則萬鎰謂直萬鎰之玉也。
‘何以異於教玉人雕琢玉哉’,‘教’字即‘使’字意也,與上‘使玉人’之使字相應。言治玉則必付之玉工,而治國家則不任賢者,何以反異于使玉人雕琢玉哉?今諺解吐‘雕琢玉哉’,退溪釋義曰:‘人 教 玉 琢 ?言不任玉人之所學,而以己意教之,以為比也。’按:如退溪説,則以教字作教誨之意,與上文‘姑舍汝所學而從我’之語相襯。然而諺解吐所釋文義似順。
人伐,取之’章
雲霓,雲合則雨,虹見則止,言民之望之來,若雲之下雨;恐之不來,若霓之止雨也。
自‘一征’止‘奚為後我’是文,‘民望之’以下則孟子所解也。今諺解吐似誤矣。
魯平公將出’章
‘行或使之’指樂正子,‘止或尼之’指臧倉。此或備一説耶。

☚ 11_149梁惠王 上   11_151公孫丑 上 ☛
000024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