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0.辽宁当代盲人反切秘密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0.辽宁当代盲人反切秘密语

据1981年对大连、金县、营口三地的三座工厂、两所学校、一个公安局、一个生产大队 (村级建制) 的走访调查,先后所访问的23位会说反切语的人中,11位是盲人,加上以后的再次走访,共调查过15位会说反切语的盲人。事实表明,“辽宁地区所使用的反切语基本上是赵元任先生所归纳的mai-ga式反切语”; 而且,“在盲人成堆的地方反切语一直流传使用”
❸。
容肇祖认为:“在前清初办学堂的时候(民国纪元前六七年间) 中小学校里很通行。但是这种秘密语用来谈秽亵的事情的人很少。后来懂得的人渐渐多了,到如今大都看作是很下流的一种语,也渐渐没多人敢说了。”
❹赵元任认为:“实际用反切语的大多数是小学生、算命瞎子、流氓、做贼的等类的人,他们当然并不知道一共有几条什么规则。他们学的法子往往先学了10个数目字的切法,然后以此类推到别的字上去。因为这个的缘故,学的人也有学得好坏之不同。”
❺陈志良提出,反切语在上海民间的势力虽是浓厚,然亦并非个个人都会说,而使用反切语最普遍的,则是: (1) 流氓,间用着“硬反”、“花儿反”、“切口”等; (2) 唱滩簧的,“滩簧”又称“申曲”,俗谓“本滩”,他们以“花儿反”为主体,故亦称此行为“浪花儿”(“浪”为“寸浪”之反) ; (3) 道士,以“折字反”为主,间用“硬反”; (4) 礼人,包括“茶担”、“乐人”等,以“硬反”为主折,间用“折字反”; (5) 裁缝,以“硬反”为主;(6) 小学生,在1931年前五六年间,于浦东曾风行一时,在乎好玩而已,而后来浦东反切语的流传,却有其作用。

据调查,辽宁当代所流传的反切秘密语,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盲人,是世代相袭的,而在明眼人中间的流传则是“时断时续”的。安家驹同志先后调查的15位盲人,大体为3种类型: 一是旧社会算命的,4人;二是旧社会盲校出来的,1人; 三是新社会盲校的毕业生或在校生,10人。其中除3位年幼的盲童生不会此道外,余下的12人均会说反切秘密语,尤以4位旧社会算过命的盲人说得最为流利熟练,并有2位尚会“倒说”。旧社会上过盲校的那位 (现为盲文老师),不止会说反切语,亦懂“盲点” (即盲文)。在调查中发现,旧社会曾以算命为生的盲人,几乎都会讲反切语,他们称之为“会中语”。因为,当时算命的盲人大都是“三皇会”成员,其反切语非会中人不传,是其帮会规矩,故称。而明眼人首先学会“会中语”的,则是为算命盲人引路的小孩,一般中学生中流行反切语,即其引路的小孩所传。在“三皇会”已不复存在的今天,盲人中之所以仍流行其“会中语”不绝,仍是因其具有保密功能,而盲人又仍然需要内部交际。这些盲人说,他们互相对话,总有不便于别人听的话,可是又看不见旁边是否有人偷听,又不能使用眼色这种非言语方式,而反切语却可解决这个问题。据说,一次某县盲人福利厂文工团下乡演出,生产队准备的饭少了一点,半盲人到厨房看了,回来对大家说:“iai-gan bai-gu gai-lou,yue-jun zhechai-zhi。”意思是:“饭不够,匀着吃。”被访问的盲人说:“要是不瞎,使个眼色就行了,我们这些人,把眼珠子翻出来也看不见哪!”
据调查中所仅仅发现的一所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反切语曾风靡一时的农村中学,其反切语是由一位盲人传入而流行的。10年后,这所学校学生已不知反切语为何物。调查者找到了当年言必说反切语的12位中学生,他们仍能以非常流利的反切语对话,讲述当年用反切语嬉戏笑骂的情景。此时,他们已经担任了书记、队长、会计、技术员、司机等。他们说,当时学用反切语是玩,用它骂仗玩。可知其虽然仍具有使外人不懂其义的功能,却与盲人使用的功利性目的不一样,作用自然不同了。成年后,这些当年会说反切语的中学生,认为那种孩提时代的语言游戏已经“没有意思”了,故会说已无兴致使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