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人物類聚
【題 解】
論語人物類聚是論孟人物類聚的論語部分,純祖命編。純祖李玜(一七九〇—一八三四),字公寶,號純齋正祖之後繼位,成為朝鮮第二十三代君主,時年十二歲。一八〇〇—一八三四年在位,廟號純宗(一八五七年後稱純祖),清朝賜謚宣恪大王。
在位期間實行勢道政治,對西方奉行‘尊王攘夷’政策。即位次年興‘辛酉邪獄’,包括來自中國的傳教士周文謨,以及朝鮮教徒李承薰、洪樂敏、金建淳等人被處死。朝政衰亂而導致多次民亂,以十一年的洪景來‘兩西大亂’為最。
據論孟人物類聚‘校正諸臣’李晩秀、朴準源、金祖淳、南公轍、尹行恁、朴宗輔、金近淳等七人的任職年代及其職責來推斷,此書可能完成於純祖元年(一八〇〇年)。該書對論語和孟子中多次出現的人物按一人一條的形式述其姓、名、字、籍貫,並列其評價和出處。論語部分有九十七人,孟子部分有五十七人。據記載,原本是筆寫本,當年就刊行了活字本。(許卷洙)
校正諸臣
正憲大夫、禮曹判書,兼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事、藝文館提學,同知成均館事、五衛都總府都總管、奎章閣檢校直提學 臣李晩秀;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 臣朴準源;
正憲大夫、兵曹判書,兼知經筵義禁府事,同知春秋館事,原任奎章閣直閣 臣金祖淳;
嘉義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經筵事、五衛都總府副總管,原任奎章閣直閣 臣尹行恁;
嘉善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同知經筵事、春秋館修撰官、藝文館直提學、尚瑞院正、成均館大司成,原任奎章閣直閣 臣南公轍;
通政大夫、承政院左副承旨,兼經筵參贊官 臣朴宗輔;
通政大夫、承政院右副承旨,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奎章閣檢校直閣,知製教 臣金近淳。
有子
名若,字子有魯人,孔子弟子。○為人强識好古,明習禮樂。○哀公問:‘年饑,用不足。’請徹。○孝弟為仁之本。○孔子没,弟子以有若狀似孔子,共立為師。曾子曰:‘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曾子
名參,字子輿武城人,孔子弟子。○亞聖。○敝衣,躬耕,受業孔門,志存孝悌。齊聘不就。○日三省。○聞‘一貫’之旨。○啓手足。○參也魯。
子夏
姓卜,名商衛人,孔子弟子。○‘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吴氏名棫,字才老宋建安人。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詞氣之間,抑揚太過,其流之弊,將或至於廢學。’○問孝於孔子。○義勝故肥。
子禽
姓陳,名亢陳人,孔子弟子。○或曰子貢之弟子。○問墨子,以多言有益。
子貢
姓端木,名賜衛人,孔子弟子。○聞一知二。○孔子以為:‘賜也,可與言詩。告諸往而知來者。’○問政。○孔子以為瑚璉。○事孔子一年,自以為過孔子。二年,自謂與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
孟懿子
名何忌魯大夫仲孫氏孟僖子之子。○問孝於孔子。
樊遲
名須,字子遲樊皮之後,魯人,孔子弟子。○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問仁,子曰:‘先難而後獲。’○請學稼,學圃。○仕於季氏齊伐魯遲為右。
孟武伯
名彘,又名洩魯人,懿子之子。○問孝於孔子。
子游
姓言,名偃吴人,孔子弟子。○在聖門號為‘習禮’。○問孝於孔子。○為武城宰,得澹臺滅明。
顔子
名回,字子淵魯人。亞聖。孔子弟子。○終日不違如愚。○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用則行,舍則藏,惟我與爾。○喟然嘆夫子之道,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問仁,子曰:‘克己復禮。’請問其目,子告以四勿。
仲由
字子路魯人。家語云弁人。孔子弟子。○好勇,然‘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無宿諾。○喜聞過。○不恥弊袍。
子張
姓顓孫,名師陳人,孔子弟子。○學干禄。○問明。○美功不伐,貴位不喜,不侮不佚,不傲無告。○堂堂乎!○既除喪,與之琴,彈之而成聲。
魯哀公早故短折曰哀。
名蔣史記作‘將’。定公子。○十二年,齊伐魯季氏用冉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衛歸魯。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貢為介,適齊齊歸我侵地。十六年,孔子卒,公有誄。○公患三桓,將欲因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難,故君臣多間。及公如陘氏,三桓攻公,公奔衛,後國人迎公復歸。
季康子
名肥魯大夫桓子庶子。
林放
魯人。○問禮之本。孔子稱之。
冉有
名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季氏富於周公,而為之聚斂。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王孫賈
衛公族大夫。○問媚奥、媚竈。
魯定公大慮静民曰定。
名宋昭公弟。○十年,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及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去魯。
宰予
字子我魯人,孔子弟子。○晝寢。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欲短三年之喪。○智足以知聖人。
公冶長
名萇,字子芝魯人,一云齊人,孔子弟子。○為人能忍恥,孔子以其女妻之。魯君為大夫,長辭不受。
南容
名縚,又名适,字子容,謚敬叔。孟僖子之子,孟懿子之弟,居南宫,故稱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兄之女妻之。○世清不廢,世濁不汙。孔子以為異士。
子賤
姓宓,名不齊魯人,孔子弟子。○為單父宰,不下堂鳴琴而治。○孔子稱君子。
冉雍
字仲弓魯人,孔子弟子。○孔子言:雍也,可使南面。○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漆雕開
字子若蔡人,一曰魯人,孔子弟子。○習尚書,不樂仕。○孔子使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
公西赤
公西姓;赤名,字子華魯人,孔子弟子。○孔子言:赤可使與賓客言。
申棖史記作申棠,或作黨家語作申續或作績。
棖魯人,孔子弟子。○孔子言‘棖好慾,不剛’。
子産
名僑。子國子,鄭穆公孫。○初,季札聘於鄭,見子産,如舊相識,與之縞帶。謂子産曰:‘鄭之執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之以禮。’○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二年市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關,道不拾遺。○‘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輿人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産誨之;我有田疇,子産殖之。’○然明請毁鄉校,子産曰:‘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若之何毁之?’仲尼聞是語,曰:‘人謂子産不仁,吾不信也。’○鑄刑書。
晏平仲
名嬰齊之賢大夫也。孔子稱‘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臧文仲
姓臧孫,名辰魯大夫,居蔡,山節藻棁。
崔子
名杼齊大夫,齊之逆臣。
陳文子
名須無敬仲之後也。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
季文子
名行父季友之孫,魯之元卿。○三思而後行,孔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甯武子
名俞莊子之子,衛大夫。○孔子謂其‘愚不可及’。
微生高
魯人,一名尾生高。或乞醯,乞諸其鄰而與之,孔子譏之。
子桑伯子
魯人,不衣冠而處,夫子譏其欲同人道於牛馬。
原思
名憲宋人,孔子弟子。○孔子為魯司寇時,為宰,辭粟九百。○貧而好道。○孔子卒,隱居于衛。
子騫
名損魯人,孔子弟子。○後母以蘆花衣之,所生之子衣之以綿,父命損御車,體寒失靷。父責之,損不自理。父察知之,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遂止之,後母改悔,待三子如一。○人無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魯人為長府,曰‘不如仍舊’。○季氏欲為費宰,曰‘吾必在汶上’。
伯牛
姓冉,名耕魯人,孔子弟子。○有惡疾,孔子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以德行著名,亞於顔閔,故孔子尤痛惜之。
澹臺滅明
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狀貌甚醜,夫子以為材薄。既受業,行不由徑。南游至江,弟子三百。夫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孟之反
名側魯大夫。齊伐魯魯師奔,孟之反後入為殿,抽矢策其馬曰:‘馬不進也。’夫子稱其不伐。
祝鮀
字子魚衛大夫,有口才。皋鼬之盟,將長蔡於衛。衛使祝鮀私問於萇弘周大夫。乃長衛,夫子謂之佞。
宋朝
宋公子,仕衛為大夫。有美色,夫子謂之美。
南子
衛靈公夫人,有淫行。靈公嘗與夜坐,聞車聲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夫人曰:‘必蘧伯玉也。’○夫子至衛南子請見,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子路不説,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葉公
沈諸梁,字子高楚葉縣尹,僭稱公也。不知孔子聖人,問於子路。子路不對。
桓魋
姓向宋司馬。出於桓公,故又稱桓氏。夫子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夫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魯昭公容儀恭美曰昭。
名裯襄公子,子野異母弟。○初,公年十九猶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年匀擇賢,義匀則卜之。今裯非適嗣。且居喪,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為季氏憂。’季武子不聽,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言嬉戲無度。君子曰:‘是不終也。’及朝晉至河晉平公謝還之,魯恥焉。○春鴝鵒來巢,師己曰:‘文成之世,童謡曰:“鴝鵒來巢[1],公在乾侯。”’及季氏與郈氏作難,公出奔如晉晉君乃止公乾侯。
巫馬期
名施,字子期魯人。一云陳人。孔子弟子。○以陳司敗之言告孔子。
孟敬子
名捷魯大夫仲孫氏。○問曾子疾。
師摯
一名乙魯樂師,工琴。又謂之琴摯。孔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牢
姓琴,字子開,一字子張衛人,孔子弟子。○言孔子不試,故藝。
高柴
字子羔衛人。一云齊人。孔子弟子。○足不履影,啓蟄不殺,方長不折,〔避難而〕行[2],不徑不竇。親喪,泣血三年,不見齒。
顔路
名無繇,字齊,一字季路。顔子之父,孔子始教於闕里路受學,娶姜氏。
伯魚
名鯉孔子之子。○趨而過庭。孔子曰:‘汝為周南、召南乎?’
季子然
桓子之弟。○問仲由、冉求。孔子曰‘具臣’。
曾皙
名點,字子皙曾子之父,孔子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使各言志。子路率爾而對,以為千乘之國,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對以方五六七十里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對以‘宗廟之事,如會同,願為小相’。‘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司馬牛
名犂,一名耕,字子牛向魋之弟,孔子弟子。○問仁於孔子。
棘子成
衛大夫。○疾時人文勝。
齊景公由義而濟曰景。
名杵臼莊公弟。○獵魯郊,因入魯。與晏嬰俱問魯禮。○彗星見,公坐柏寢,嘆。羣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羣臣諛甚。’景公曰:‘彗星出東北,當齊分野,寡人以為憂。’晏子曰:‘君高臺深池,賦斂如不得,刑罰恐不勝,茀星將出,彗星何懼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萬數,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勝衆口乎?’○與魯定公會夾谷。時孔子相魯景公懼其霸。方會,令萊人為樂,孔子歷階上,使有司執萊人斬之。景公慚,乃歸魯侵地。
公子荆
一名南楚衛大夫,年十五攝荆相事。○善居室。
裨諶
鄭大夫。○謀於野則獲,於國[3]則否。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則使乘車以適野,而謀作盟會之辭。○初,伯有之盟,諶曰:‘是盟也,其與幾何?詩曰:“君子屢盟,亂是用長。”亂之道也,必三年而後能紓。’然明曰:‘政將焉往?’諶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天禍鄭久矣,其必使子産息之。’
世叔
名吉。又曰子大叔。以子游之孫,以游為氏,鄭穆公之裔也。○北宫文子稱美秀而文。○公孫黑之難,鄭放游楚於吴。將行,子南、子産咨于大叔大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彼,國政也,非私難也。子圖鄭國,利則行之,又何疑焉?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夫豈不愛?王室故也。吉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游?’○子産卒,世叔為政。
子羽
名揮鄭穆公子。○北宫文子過鄭子羽為行人。文子曰:‘公孫揮能知四國之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貴賤、能否,而又善為辭令。’
子西
楚公子申平王庶長也,能遜楚國。立昭王而改紀其政,亦賢大夫也。然不革僭王之號,沮孔子不用,召白公致亂,朱子非之。
孟公綽
魯大夫。廉静寡欲,短於才者也。○為趙魏老則優。
臧武仲
名紇文仲之孫,宣叔之子,魯大夫也。短小多智,時號為聖人。
卞莊子
魯大夫曹叔振鐸之後。性好勇,嘗刺虎。管豎子止之曰:‘兩虎方食牛,牛甘必争鬥,則大傷者,小者亡。從傷而刺,一舉必有兩獲。’莊子然之,果獲二虎。
公明賈
衛人。○言公叔文子‘時然後言’。
公叔文子
衛大夫公孫枝也,獻公後。三年,季札見文子説之,曰:‘衛多君子。’○文子為大令尹,民無敢入朝。
仲叔圉
即孔文子衛大夫之賢者也。
衛靈公
名元襄公子。○初,襄公有妾,幸之,有身,夢有人謂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衛,名而子曰元。’妾怪之,以告襄公曰:‘天所置也。’
陳成子一云文子。
名恒齊大夫陳完之後也,弑公。孔子沐浴請討。
齊簡公平易不訾曰簡。
名壬悼公子。○初,公在魯闞止有寵。及即位,使為政。田成子憚之,驟顧於朝。御鞅言於公曰:‘田[4]闞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公弗聽,及成子執簡公于徐州,公曰:‘余蚤從御鞅言,不及此。’
蘧伯玉
名瑗衛大夫之賢者也。○孔子居衛,主於瑗。○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
微生畝
微生,姓。畝,名。魯武城人。
公伯寮
魯人,史記曰申繚,字子周。○愬子路於季孫。
子服景伯
名何。子服,氏。景,謚。伯,字。魯大夫昭伯回子也。
原壤
孔子之故人,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後也。○孔子以杖叩其脛。
史魚
史,官名。魚字,名鰌衛大夫。孔子稱其直。師冕
師,樂師,瞽者。冕,名。
陽貨
名虎季氏家臣。○歸孔子豚。
公山弗擾
一名不狃,字子泄季氏家臣,與陽虎共執桓子,據邑以反。
佛肸
晉大夫,趙氏之中牟宰也。中行氏代中牟佛肸反,使人召孔子。
孺悲
魯人,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相)〔喪〕[5]禮。
季桓子
魯大夫,名斯平子意如之子。
接輿
姓陸,名通。接輿,字也。楚昭王時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
長沮
桀溺
皆楚人隱士,黄成山即其耕處,下有東流,子路問津處。
大師摯
亞飯干
三飯繚
四飯缺
鼓方叔
播鼗武
少師陽
擊磬襄
皆魯樂師,孔子學琴於師襄。
孟莊子
名速。獻子蔑子也,魯大夫。
陽膚
武城人,曾子弟子七人中一人。
公孫朝
衛大夫。
叔孫武叔
名州仇魯大夫成子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