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無信章】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
精義 游氏曰:‘人而無信,以輗軏為喻,何也?’曰:‘忠信所以進德,而義也,禮也,以信成之。人而無信,則中無所主矣,以之為仁,則蹩躠而已;以之為義,則踶跂而已,為智則誣,為禮則僞,無所施而可也。輗軏,大車小車所恃而行者也,而有信,則大德小德所資而進也。故輪輿雖備,而無輗軏,則有車之名,而無運行之實;人而無信,則雖居之似忠信,行之以廉潔,終不可入堯舜之道,故其喻如此。’
或問 游氏以‘中(為)〔有〕[1]主’為言,亦非文義。夫言而有信,夫子固常言之矣,曷為其必舍此而務鑿焉以為深乎?且其曰‘大德小德所由以進’之屬,皆欲就車取義,亦太泥矣。聖人之言,如天地之生萬物,豈若是譾譾拘拘也。
大全 問:‘“人而無信”,車之與馬牛本兩物,以輗軏交乎其間,而引重致遠;物與我未合,亦二物,以信行乎其間,則物我一致,夫然後行。’曰:‘本文只言車無輗軏不可行,譬如人無信亦不可行。今乃添入馬牛於其間,此蘇氏之鑿。’答范伯崇。
四書通 此言‘人而無信不可行’,又言‘民無信不立’。玩立行二字,人可須臾毫釐不以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