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4. 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在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正确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其主要依据是: 价格改革是理顺整个经济关系的关键。理顺价格关系,就能够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使企业在同一起点上展开竞争,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价格改革还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同时,通过价格改革能够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实践证明,价格失真会带来主要经济信息失真,从而不可能调节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是突破口。其主要依据是: 当前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企业,而企业不活的根本原因不是价格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而是目前这种国家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使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对经济杠杆的反映缺乏灵敏度,缺乏真正的竞争和活力。对如何进行国有制改革,主要的思路是: (1)变企业国有制为国家、集体、个人股份制,以在企业内部确立一个既真正代表所有者的利益,又具有充分经营权的主体,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 使国有制逐步过渡为联合体共融式的所有制,即实行国有企业与集体所有制在公有制内部的联合。(3)用包、租、卖的方式变革现行的部分国有制企业,重新构造新的所有制结构,使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民间化,成为独立商品生产者。
第三种观点认为,突破口在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充分发挥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综合地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和工资等经济调节手段,实现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四种观点认为,发展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是突破口。因为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有助于企业冲破地区分割、条块分割,有助于发挥企业间、地区间各自的优势,有利于社会主义统一的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务、技术等市场的形成。同时,发展横向经济联系相对于价格改革和所有制改革来说,风险小,代价小,实施难度也较小,因此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从而带动宏观管理体制的同步配套改革,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
第五种观点认为,搞好宏观自我调节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反对从完善市场机制入手的做法。从宏观调节机制入手,要进行三个层次的机制配套改革: (1)宏观自我调节机制,主要是在财政上实行分级控制,浮动平衡,自我控制; 在信贷上,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系,控制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存货挂钩,自求平衡; 在外汇上,国家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外汇储备率。(2)建立市场体系。(3)建立企业机制,使企业真正拥有人、财、物的经营自主权;企业实行资产损益负责制,而不仅仅是自负盈亏。同时,应尽快颁布实行国有企业破产法,使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破产负有法律责任。
☚ 3. 经济体制改革中宏观控制目标的选择 5.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权同经营权能否适当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