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测距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定两点间距离的仪器。1947年瑞典人伯格斯特兰制出第1台光电测距仪,1956年南非人沃德利创制微波测距仪。20世纪60年代美国K&E公司生产的Range masterⅢ型以氦氖激光器作光源的测距仪,最短测距为1 m,最大测距为64 km,测量精度±(5 mm+1×10-6D),测量时间6 s,仪器重25 kg,32450美元一台。1979年出现的三载波测距仪,测距相对精度达千万分之一。微波测距仪,在20世纪70年代已达测距30 km(最远可达100 km),精度为±(15mm+3×10-6D)。1984年的微波测距仪的测距信号频率提高为160 MH,大大缩小了地面反射影响,测距精度达±(5mm+3×10-6D)。 电磁波测距仪旧称“物理测距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其原理是直接或间接测得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两端点间往返一次的传播时间t2D,由D=1/2Vt2D求得距离。其中V为光速。 电磁波测距仪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主要分为相位式和脉冲式两类。利用微波作载波的相位式精密测距仪,称为微波测距仪。全套仪器有主台和副台组成,多数是采用主、副台合一的结构。常用于三、四等边和军事、工程等距离测量。以连续激光为载波的相位式精密测距仪,称激光测距仪。其测程可达60千米左右,相对误差约1/50万,可用于测定一等三角锁、网的起始边长和其他高精度的距离测量。使用双色或多色激光测距仪,还可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