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离diàn lí❶ 液体、气体的原子或分子受到粒子撞击、射线照射等作用而变成离子。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化》:“在电气分解物之水溶液中,得分解其分子之几分者,谓之电离。”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Ionization,电离。” 电离 电离dianli中性分子或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当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电子脱离原子时,原子就成为带正电的离子。光照或其他带电粒子的碰撞都可以使原子电离。使基态原子开始失去其最外层中的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激发能量称作原子的电离能。设最外层电子能量为En1,则电离能等于|En1|。 例如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其基态能量为-13.6电子伏(eV),氢原子的电离能就是13.6电子伏。 ☚ 跃迁 玻尔轨道 ☛ 电离见“化学”中的“电离”。 电离 电离在化学和物理学中,电中性原子或分子转变为带电的原子或分子(离子)的过程为电离。电离是带电粒子和x—射线之类辐射转移其能量给物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化学中,电离常在溶液中发生。例如,中性氯化氢气体分子HCl与同一极性的水分子H2O反应,产生正的水合氢离子H3O+和负的氯离子Cl;在锌板和酸溶液的接触面上,锌原子把两个电子传给氢离子,而变成无色的锌离子。当电流通过低压气体时,就发生由碰撞引起的电离。如果形成电流的电子有足够的能量,它们就迫使另外一些电子从中性气体分子中脱离出来,因而产生了离子偶,每对离子偶由负电性的脱逸电子与因此而得的正离子组成。也有些电子依附在中性气体分子上而形成负离子。通过高温下分子间的碰撞也能使气体电离。当能量足够大的高能带电粒子或辐射能穿过气体、液体或固体时,通常总会引起电离。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带电粒子,如α粒子和电子,沿途造成大规模的电离。高能中性粒子,如中子和中微子,穿透力较强,几乎不引起电离。辐射能脉冲,如x—射线和r—射线的光子,通过光电效应能从原子中打击电子而引起电离。由吸收辐射能和由带电粒子通过而产生的高能电子会再次导致电离,称为次级电离。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某种微弱的电离,这是由于连续吸收来自空间的宇宙射线与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所致。 ☚ 阿仑尼乌斯理论 电化学反应 ☛ 电离ionization 电离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