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职业技术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职业技术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

甘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因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起步较晚。1958年以前, 全省农村没有农职业中学。到1958年,实行两条腿走路,并应农业“大跃进”形势的要求, 一些地、县、乡纷纷创办农业中学,1年内全省办起农业中学42所,在校学生达到18 610人。但由于教师、教材、设备跟不上(平均每校只有1.1名专职教师), 加上3年自然灾害, 到1962年仅剩1所, 84个学生。随后不久是10年“文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是单一的普通中学,农职业教育又空白了18年,这是甘肃农村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缺陷。直到1980年才开始起步,到1983年,已办起农业、职业学校74所,237班,47个普中附设了职业班,在校学生13 101人,设有18个专业(工种),农科专业占74%, 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自1980年以来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❶政策倾斜。1981年,省政府决定压缩普通高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2年省政府下发了省教育厅、计委、劳动、人事、财政等五委厅《关于甘肃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情况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对职教改革发展的方针、措施、经费、教师、教材、实习场地及毕业生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1987年省教育厅、计委、劳动、人事、财政等7部门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全省职业技术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了“把职教作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智力投资的重点,联办共管,专项支持的优惠政策;
❷建设了一批骨干农职业中学。到1992年底,全省共建成C级以上达标学校65所,占34.4%;
❸进行了专业布局及设置的调整改造,形成了30多个骨干专业,适应了农村二三产业的需要;
❹进行“先培训,后上岗”;
❺进行了“双元制”试点;
❻开发校办产业,以五大产业基地为骨干。即高效、优质、高产农业基地67公顷(1 000亩),林果基地200公顷(3 000亩),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第三产业基地,新技术开发基地;
❼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共培训培养专业教师5 443人;
❽建立职教中心,全省50%的县建起了职教中心;
❾进行了“八方统筹”办职教的改革试点。
通过10多年的创业、探索、改革,发展,全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到1992年底,全省农村职业中学发展到76所,在校生45 964人。10年累计毕业8.7万人。校办产业年创收600万元左右。据1984、1990年两次省统计局抽样调查,农业中学毕业生户的人均纯收入高出普通高中生户42.9%,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纯收入高出39.8%。农职业教育为甘肃农业发展培养了骨干,作出了突出贡献。

☚ 1.基础教育   3.农村成人教育 ☛
000198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