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消渴针灸治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消渴针灸治法

消渴针灸治法

消渴,是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量多,消瘦无力,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又称“消瘅”、 “肺消”、“膈消”或“中消”。多由体质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诱发。临床上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 风燥热伤肺,肺津不足者为上消;热郁于胃,消谷灼津者为中消;肾虚精亏,固摄无权者为下消。现代的“糖尿病”属于本病范畴,用针灸治疗有较好效果。
通治法 以清泄三焦蕴热为主。选背俞、手太阴、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任脉和督脉等经穴,如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廉泉、中脘、气海、关元、尺泽、列缺、鱼际、足三里、三阴交和然谷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平针法,一般不用灸法。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
上消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选手太阴、足少阴、任脉等经穴、背俞穴和奇穴,如肺俞、膈俞、胃管下俞、金津玉液、廉泉、鱼际、少商和照海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不灸。
中消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苔黄燥,脉象滑实。治宜清胃泻火,养阴保津。选背俞、任脉和足阳明等经穴,如膈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和内庭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泻法,一般不灸。
下消 小便频数,量多略稠,带有甜味,口干舌燥,渴而多饮,头晕,目糊,颧红,虚烦,腰痠腿软,舌质红,脉细数。治宜补肾滋阴。选背俞、任脉、督脉和足少阴、足太阴经穴等,如肾俞、中膂俞、腰俞、气海、关元、三阴交、太溪、复溜、水泉和然谷等,每次3~5穴。用毫针行平针手法。

☚ 舞蹈病针灸治法   脚气针灸治法 ☛
000017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