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65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65年)

2.曲折前进阶段(1958—1965年)

在牧区开展大规模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提出了“消灭封建制度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毕其功于一役”、“一步登天”、“后来居上”等口号,在牧区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一哄而起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接着掀起了“牧业大跃进”的浪潮,提出了“万羊万羔、万牛万犊、万马万驹”和牲畜净增率“1958年达到20.8%、1959年达到34.2%”等脱离实际的高指标,造成了经济工作上的“瞎指挥”,出现了“浮夸风”、“共产风”。加上牧区一些地方反革命武装叛乱的影响,致使畜牧业受到严重破坏。全省畜牧业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从1957年的13 056万元下降到1960年的6 801万元,年均下降30.66%。各类牲畜连续3年减产,1960年牲畜总数比1957年下降38%,减少570万头(只),下降到1952年的水平。同时违背牧区“以牧为主”的方针,实行“以开荒为纲”,要求“粮食自给”,盲目开垦草原38.13万公顷,毁坏了草原植被,农牧业生产两败俱伤。
1961—1965年,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即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经过艰苦的工作和很大的努力逐步扭转了局势。1961年6月,青海省委召开三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牧区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以及处理平叛支前中损失的牲畜、物资和没收的牲畜、财物的具体规定。1961年7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11月中共青海省委召开全省州、县委主管畜牧业的书记会议,专门研究讨论了牧业区存在的问题和恢复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全省牧区重新审定阶级成分,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纠正平叛和公社化中错误处理的政治、经济问题。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重申了牧区“以牧为主”的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发展畜牧业的补充规定和措施。并对牧区人民公社进行调整和整顿,恢复了区乡政权建制,实行政社分开,缩小公社规模,试行“集体所有、分散放牧,按劳定群,按群包产,按劳分配,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从而较快地恢复和发展了畜牧业生产力。1962年10月,中共青海省委召开三届七次委员扩大会议,制定畜牧业发展目标,提出“争取用五年到七年时间,牲畜头数由1 000万头左右,1957年达到1 500万头的水平”。到1965年全省牲畜总头数从1960年的930万头增加到1 493万头。这五年,全省畜牧业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22.9%。

☚ 1.恢复发展阶段(1950—1957年)   3.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6年) ☛
000261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