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阳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阳灶tàiyánɡzào即“太阳炉”。 太阳灶 太阳灶现代文学社团。1927年由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等人在上海创立。先后出版过 《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等刊物。该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着“建设无产阶级文学的基础的工作”。蒋光慈的 《关于革命文学》、钱杏邨的《死去了的阿Q时代》等曾引起过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为“五四”文学革命之后又一场文学大论争。太阳社与创造社成员,大多处在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转化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尚未较好地掌握,其文学主张难免有错误观点,如过分夸大文艺的作用;在强调“文学是宣传”时,忽视文艺的特征和生活对创作的重要性。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等重大问题认识不清,对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也分不清楚,故将资产阶级甚至小资产阶级一概当作革命对象,把“五四”新文学当成资产阶级文学而予以否定,提出要“打倒那些小资产阶级的学士和老爷们的文学”的口号,并把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鲁迅,就连叶圣陶、郁达夫等作家也被当作批判对象。他们提出的一些不正确的文学主张和对鲁迅等人的批判,引起了新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多的论争。1929年秋,在论争已停止、无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反对者已遭到论争双方一致痛斥的情况下,党指示原创造社、太阳社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们联合起来,成立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这一指示得到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作家的积极响应。太阳社的活动及其文学主张,虽然出现过错误,但它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宣传和创作实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象征派 语丝社 ☛ 太阳灶solar cooker利用太阳辐射能的炊事炉灶。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后期试制和推广,80年代初期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灶面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形成标准设计和产品。到1988年中国太阳灶的保有量已达10万余台,是世界上推广应用最多的国家。 反射聚光太阳灶侧视图 太阳灶solar furnace利用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的炊灶。它既能节省燃料的消耗,又能防止环境的污染。结构类型主要有箱式太阳灶、聚光式太阳灶、太阳能蒸汽灶等多种。箱式太阳灶是内部安装有锅架的集热箱。聚光式太阳灶是用反射镜把太阳能集中在锅底上,似一只敞开的火炉,锅底温度可达400~500℃,适用于煮、烧、炒等烹调操作;其中伞式聚光灶的反射镜,是把聚脂镀铝薄膜粘贴在旋转抛物面铁皮底板上。太阳能蒸汽灶是利用太阳能通过旋转抛物面反射镜,使锅炉里的水产生蒸汽,再通过管道把蒸汽送进蒸箱,用来蒸煮食物或烧开水。 太阳灶利用太阳能的炊灶。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后期试制并推广。一般分热箱式和反射聚光式2类。热箱式箱内温度可达100~150 ℃。反射聚光式锅底温度可达400~1000 ℃。采光面积2 m2的太阳灶,额定功率可达1000 W。中国太阳灶的数量在世界占第1位。1998年中国太阳灶达24万台。 太阳灶 太阳灶Taiyangzao利用大面积凹面镜把太阳光汇聚在支于凹面镜焦点处锅底上的取热装置。采用涂铝涤纶薄膜作为反光材料制成的伞形太阳灶,便于携带,适合广大农村和野外作业人员使用。使用太阳灶可以使我们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同时,太阳灶用于生活,还有安全、清洁、不污染空气的优点。 ☚ 雷达 银河 ☛ 太阳灶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的炊具。主要有吸收式、反射式、自动跟踪式。 太阳灶solar cook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