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以粮为纲”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以粮为纲”阶段

2.“以粮为纲”阶段1958—1978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粮食作物稳步发展,经济作物严重受挫。从1953—1958年,全省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从1959年后,由于受“大跃进”、“高指标”、“浮夸风”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加上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种植业的大好发展势头遭到破坏。至1962年,全省粮食总产年均递减1.6%。从1962年开始,省委通过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一系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从而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并通过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和省委书记处书记刘俊秀同志总结出的“五个适时、五个合理”(即适时翻耕、适时播种、适时插秧、适时耘禾、适时收割和合理深耕、合理品种搭配和轮换种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促使全省粮食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1963—1965年,3年平均年递增9.9%,高于全国6.7%的水平。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走出困境,农村再现大好形势。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江西的种植业再次遭受挫折。但由于广大农民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农业生产基本维持了正常运转。期间,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除继续大搞兴修水利,积肥造肥外,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园田化),扩大冬季绿肥面积。同时,在水稻生产中全面推行“矮(用矮秆品种替换不耐肥、易倒伏的高秆品种)、小(小苗带土移栽)、密(栽禾行株距规格化,划行栽禾)、早(要求早稻不栽“五一”禾,晚稻不栽“八一”禾)等措施,促使粮食生产保持了发展的趋势。1976年,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 025万吨,比1965年增加222.63万吨,增长27.75%,年均递增2.3%;比1957年增长56.6%,19年平均年递增2.4%。
在此期间,由于“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经济作物严重受挫。3年困难时期,经济作物生产全面下滑,1962年总播种面积由1957年的58.3万公顷下降到34.93万公顷,下降40.1%。3年调整中,经济作物的恢复,也低于粮食作物,1965年,全省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3.27万公顷,比1957年减少25.8%,总产量除棉花、糖料比1957年有较大幅度增产外(棉花增长85%,糖料增长118.2%),均处于略有增产或减产状态。“文化大革命”10年间,全省的经济作物多数徘徊、减产。到1976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7.73万公顷,比1965年的43.27万公顷少12.8%,比1957年的58.3万公顷少35.28%。总产量除茶叶有较大幅度增产(增长67.35%)外,都处于减产状态。从1958—1976年,前后19年,江西经济作物总产量除棉花、茶叶、糖料及产量很少的蚕茧,高于1957年水平外,大多数都停留在(或低于)1957年的水平。江西在1958年以后的20年时间,经济作物没有与全国同步发展,不仅给当时的农村经济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造成损失,也丧失了享受国家有关优惠及扶助政策的机会,导致其基础薄弱,为以后的发展带来困难。

☚ 1.恢复发展阶段   3.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
000316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