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和内部构成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农村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一直在半数以上。1992年乡村商品零售额达到150.64亿元,比重为53.11%,扣除物价变动影响,比1950年增长79.4倍,比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77.6倍略高。各个时期乡村商品零售额及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重,如表10-2-3。
表10-2-3 主要年份乡村商品零售额及占社会商品零售额比重
年份 | 社会商品 零售额 (亿元) | 乡村零售额 | 乡村零售额 占比重(%) |
1950 1960 1970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 3.53 14.74 21.09 54.83 101.12 206.45 236.31 283.61 | 1.85 8.42 12.29 31.24 58.79 114.04 135.90 150.64 | 52.41 57.12 58.27 56.98 58.13 55.24 57.51 53.12 |
乡村商品零售总额一般包含农村居民生产资料和物质文化生活消费支出两部分。40多年来,生产资料消费与生活消费在支出构成比例中除少数年份变动较大外,一般维持在0.15∶0.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