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854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854年7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组织红巾军在佛山起义。 1854年王茂荫上《再议钞法折》,提出第二个货币改革方案,主张持钱票者可向国家兑现钱,持银票者可以兑现银,以保信用。 军事1854年本生研究氢与氯生成氯化氢的光化学反应。发现氯化氢的生成量正比于光强与光照时间,被吸收的光正比于化学变化,即所谓光化吸收定律。还注意到光化反应的诱导效应。提出碘量分析法。 天文学1854年英、法、土三国缔结反俄同盟。英法对俄宣战,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4年汤姆生研究海底电缆的信号传输问题,提出信号传递衰减理论,为横贯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4年黎曼[德]论文《关于利用三角级数来表示一个函数的可能性》中给出了黎曼积分的定义,并给出函数可积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物理学1854年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撰写《论崇高与滑稽》,但未完稿。 1854年赫尔姆霍茨[德]提出关于太阳能量来源的引力收缩假说。认为太阳在自身引力作用下逐渐收缩,引力势能转化为热能维持其不断向外辐射的能量。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地学1854年西利曼[美]主持建造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 1854年1月14日,太平军西征军克庐州(今合肥),安徽工部侍郎吕贤基死。 1854年美国嘉约翰夫妇在广州设立博医局,附设医学校,是为近代西医学校在中国的开始。 工程技术1854年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历经几次会战,包围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 1854年1月13日,太平天国开科取士。 1854(咸丰四年)2月9日英、美、法三国领事同意上海道台吴健彰在苏州河北岸设立的临时海关开始征税。但是,英、美商船带头拒交货物清单,拒缴关税,自由进出。临时海关崩溃。三国领事也拒绝承认吴在白鹤渚和闵行两处设置的关卡。(312,175-177页; 406,110-112页) 2月10日“山西一省,向多饶富之家”。为急筹军饷,谕准 “如有借至十万两以上者,除按年拨还银两外,或本身已得功名,准其赏给祖父封典。”(104,42册,26-27页) 2月15日上谕: 从四川总督奏请,将原定的借征钱粮改为 “按粮津贴。川省连年办理防堵,一切度支,多系借资津贴。……俟收有成数,即速派员解京。”(104,42册,34页) 2月28日谕令发行铁钱。额面种类有当一、当五、当十。1859年8月26日,由户部奏准裁撤铁钱局。铁钱局铸造的铁钱约合银375万余两。1853—1861年,大钱和票钞的发行量共合银60 249 000两,约相当于同一时期国库总收入86 673 000两的69.5%。(303,88、114-115页;401,58页) 4月12日谕准张家口弈兴马厂 “招商开垦,庶于国帑有济。”(104,42册,162页) 4月21日谕令钦差大臣琦善督饬雷以諴向里下河一带商民实力劝捐,以助兵饷。(104,42册,193页) 4月22日因河南漕粮已过例限于三月初一抵达通州的时间,而河道仍多梗塞,清廷批准河南省应运咸丰三年漕粮,包括粟、米、麦、豆均折银报解。(104,42册,197页) 6月29日英、美、法三国领事与上海道台吴健彰达成拱手出让上海关行政权的八项协议,规定由三国领事各提名一外籍委员,“以备道台任命,并由这三个委员组成一税务管理委员会(Board of Inspectors) ”。“会内中外各属僚的选用,一律由该委员等负责”。“委员被控勒索、贪污或玩忽职守等案件,一律由领事负责审判。……如果这些指控证诸案情原委确属合理,则应由道台和三个有约国领事会同进行审理”。非经各国领事同意,不得 “解除或免去各该委员的职务”。未经委员副署,中国海关监督不得签发任何装卸准单、税款单据、结关准单或其他任何正式文件。(106,500-503页; 406,115-119页) 6月(五月) 帝俄汽船首次侵入黑龙江,试航成功。(119,97-99页) 7月11日英、美、法三国领事擅自召集49个外国租地人大会,通过一份《英、美、法租界租地章程》,将三国租界合并统一管理。1843年 《虎门条约》 规定外国人可以在条约口岸租地建屋居住,当时这种居留地的行政司法主权仍由中国掌握。至此居留地变成了租界。根据新章程成立了一个由董事7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后改称市政委员会(Municipal Committee),即中国居民所说的 “工部局”,取代了原来的道路码头委员会。工部局下设立若干委员会,并赋予工部局除章程规定的负责征税事宜的权力以外以管理各种行政事务的权力。章程还规定: “违犯以上各条章程,领事官即传案查讯”。司法权也落入各国领事之手。在附件一中还规定居住在租界的中国人 “遵照新定章程,并按例纳税”,即承认租界当局有对界内华人课税的权力。(101,80-83页; 316,20、207页; 312,295-297页) 7月12日7月6日,三国领事联合布告三国商民,自7月12日起所有进出口船舶的货运承办人必须向苏州河岸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是日,三国领事接管了江海关夷税征收权。由英、美、法三个税务司共同组成税务管理委员会,以英国的威妥玛(T.F.Wade) 居首。同时撤销此前吴健彰设立的两个内地常关关卡。(319,24-26、117页; 106,504页; 406,121、165页) 7月1843—1856年广州平均每年进口印棉244 629包,价值550万至600万元。是月,天地会首领陈开在广州佛山起义,佛山毁为灰烬。这里的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损失,从此广州印棉进口显著减少。1859年101 184包,1860年增至199 178包,1862年减至12 489包。(414,102、76页; 106,550、1240页; 王戎笙等: 《太平天国运动史》,50页; 407,1卷,398、488页) 由此看来,佛山手工棉纺织业或许并未完全消灭。 9月16日谕令陕西巡抚王庆云: “自军兴以来,各路兵饷浩繁,计已拨解数千万两,现在部库益形支绌。……著该抚于(陕西) 素称饶裕之家,切实劝导,如能自一万捐至数万、十数万者,随时按照银数,立即奏请奖励。倘有不愿请奖者,并著王庆云饬令藩司,按数给予借贷印票,作正开销,仍按照银数多寡,分别建坊给扁,以示优奖。”(104,42册,466页) 这是政府以借贷印票向私人借贷款项,不同于此后的公债。 9月20日谕令伊犁将军扎拉芬泰等派员 “遍历所属地方,将产铜线道多开嶆洞,以冀采获正矿。如查有金银各矿,即速行筹议开采。”(104,42册,469页) 9—10月(八月)在咸丰帝的允准和支持下,清廷投入试铸铅钱的活动。铸造铅钱的时间大概很短。(401,57页) 11—12月户部奏准开设宇升、宇恒、宇谦、宇泰、宇丰官钱铺,发行 “京钱票”,以便收兑宝钞,“庶宝钞可以畅行”。1857年,因 “京钱票”过滥,壅滞不行,户部遂清查 “五宇官号”。1858年12月改为 “官钞局”,“官为经理,不准丝毫买卖。”(107,507-508、424页;303,91、94页) 1854年因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浙江海运漕粮只得改在浏河口交兑,首批船只于4月13日在浏河口受兑,4月17日放洋。至8月12日在天津全部验兑完毕。因太平军纵横江苏,江苏抵制征漕,是年仅海运白粮8万余石。作为最大征漕省份的江苏停止起运本色,导致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京仓放米更加严峻。(395,134-147、437-438页) 5月21日美国公使麦莲(Robert M.Mclane) 乘军舰色士奎哈那号(Susquehanna)自吴淞启程西行。5月27日到达天京,要求会见杨秀清,未果。5月31日,溯江西上,到达芜湖。这是到达芜湖的第一艘外国军舰。6月4日,返抵上海。据一个随同麦莲到天京的人记载,太平天国严厉执行 “抽鸦片之禁”。(335,34-35、76-81页;337,138页) 6月15日英国商务贸易的中文译员麦华陀(W.H.Jr. Medhurst) 和英国驻华公使约翰·包令之子卢因·包令(Lewin Bowring) 乘船离开上海沿江西上。6月20日到达天京。6月28日接到杨秀清对他们去信的答复(《诰谕》),表示: “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指开放通商市镇——原引者) 之事候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不但许伊通商,至万国亦许往来通商,但通商者务要凛遵天令”。明确表示禁止出售煤炭。(335,97-100页;400,194页) 6月28日东王杨秀清在给英国人的答复中说: “天国圣宝即将颁行。妖号之钱,定将绝禁”(168,301页)。是年,太平天国开始铸造、发行货币。天京就 “铸有十余万”钱(《金陵杂记》,见161,4册,636页)。太平天国后期,还铸造了银币。是为中国铸造银币之始。(336,283-287页) 《庚申避难日记》 云: “长毛于去年(1862) 夏有太平天国钱行用。”1863年 “自夏至秋,太平天国钱甚多。”(162,4册,557、563页) 1854年为了解决粮储匮缺、特别是天京粮储匮缺的问题,东王杨秀清和韦昌辉、石达开奏请天王洪秀全 “广积米粮以充军饷而裕国课”。“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洪秀全批示: “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张德坚: 《贼情汇纂》,见161,3册,203-204页) 《贼情汇纂》 未著录此事的年月日。据罗尔纲先生的研究,此事应发生在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七月(1854年8月)。据现有史料,最早实行 “照旧交粮纳税”的是安徽铜陵县,时间在1854年9月22日。(罗尔纲: 《再论〈天朝田亩制度〉 》,载 《历史研究》 1984年第1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