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6_262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6_262序

【序】[1]

‘憂道學之失其傳。’曾子孔子而得其傳,子思又學於曾子而得其所傳於孔子者,既而懼夫傳之久遠而或失其真也。
‘道統’二字為此序綱領,後面屢提掇照應。
問:先言‘人心’,何也?蓋道理之難明,專由於形氣之用事也,故必以‘人心惟危’者先之也。胡雲峯所謂‘非人無以載道’,恐非正意。
‘虚靈知覺’,先儒有分體用者。然未發中有此知覺,已發後亦有虚靈,未必分體用看。
‘執中’之語,之言,不見於經,則夫子何所據而言之耶?夫子之時,古經尚存,則必有所據矣。
‘僅出於其門人、至其門人’。上下‘門人’,一是門人。
問:中庸序當分幾節看乎?曰:凡看文字,須是統會而綱紀之,涵濡而體察之,何必以分節為規規哉!然學者於聖賢文字間,其有條理若繩貫碁局而不可亂之妙,則不可不知者,抑子之意以是歟?無已,則必也分四節看似好耳。一節自‘中庸何為’(自)〔至〕[2]‘失其傳而作也’,言子思中庸之意,在於憂道學之失傳也;二節自‘蓋自上古’至‘無過不及之差矣’,言道學之傳‘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繼立之要在於執中,執中之功在於精一,以見子思命篇之義也;三節自‘夫’至‘大亂真矣’,言道學之妙不過曰中與精一,而歷敍羣聖之傳,以至若子思之時,‘去聖孔子也。遠而異端起’,是以懼夫‘逾久而逾失’,則中庸之作不可已也,以之傳之孟子孟子‘殁而遂失傳焉’之意;四節自‘然而尚幸’至‘一助云爾’,言尚幸此書之不泯,道統之傳豈無其人?河南程夫子得‘續夫千載不傳之緒’,‘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惟惜夫其為中庸説者不傳,是以朱子不得不為‘著章句一篇,以俟後之君子’者,‘雖於道統之傳’自‘不敢妄議’,然後之續夫道統之傳者必不能無所補云爾。然則朱子章句之作實不能已也,亦子思之意也歟!一節總冒而綱之,下三節細陳而目之。其間虚實呼應之妙,則在於涵濡而體察之而已矣。
問:中庸一書,既於章句分四大支,又於讀法當作六大節看,何耶?尤翁曰:‘大分之則為四節,細分之則為六節。’兼存而並觀可矣,何必取舍於其間耶?
中庸大學相為表裏。大學規模廣闊,故量狹者實難包容;中庸道理極精微,故粗率者亦難密察。大學之書極廣闊,無有窮盡;中庸之書,上之極處無不到,下之極處亦無不到。
二書,於大學之廣闊、中庸之上下極處,隨其間架而指其節節切實,而取補之亦可云耳。

☚ 16_261中庸究義   16_263篇題 ☛
000045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