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奴隶制城邦经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奴隶制城邦经济 奴隶制城邦经济古代奴隶制经济形式之一。以希腊为典型。希腊的城邦是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各城邦奴隶制经济发展情况很不一致。雅典和斯巴达是两个最大的城邦。公元前8—前6世纪,是希腊许多地区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其时,铁制工具逐渐普遍使用,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已经完成。商业和高利贷活动不断加强,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公元前5世纪,奴隶劳动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部门。其中,使用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为矿山。希波战争后,希腊主要工商业城邦的社会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在农业方面,生产技术较前进步,出现黍、蔬菜、小麦轮种法,使耕地面积不大的希腊得以地尽其利。到公元前5世纪末,土地买卖开始流行,土地相对集中,占有大量土地的奴隶主利用奴隶经营农场。在最大的农业城邦斯巴达周围的农村,奴隶主建立奴隶制大庄园。农产品商品化不断扩大,手工业发展更快。雅典有20几种手工业行业,行业内部分工细致,手工业产品行销地中海和黑海各地。随着生产的发展,希腊的商业趋于繁荣,每个城市都有集市场地,各种商品在专门地点出售。各城邦间的贸易空前发达,海外贸易活跃。由于商业的发展,各城邦间钱币的不同,市场上产生了银钱交换摊,后来发展为金融业,经营借贷、抵押和汇兑等业务。在雅典、科林斯等工商业发达的城邦,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相当发达。但这并未改变在总体上和本质上奴隶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随着奴隶制经济内在矛盾的加深和各城邦之间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加剧,公元前431年,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之后,奴隶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奴隶数量大增,出现拥有120个奴隶劳动的手工业大作坊。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作坊和大田庄排挤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经济,破坏城邦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导致城邦危机。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希腊各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奴隶制经济加速衰退。公元前2世纪中期,各城邦被并入罗马。 ☚ 奴隶制大庄园 奴隶作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