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025告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025告子

【告子】

【第三章】
告子但曰‘生之謂性’,則其指人與物言猶未明,故孟子以‘白之謂白與’、‘白羽之白’以下為問。蓋欲以同而無别者詰之,以審其語意之必然,而後以犬牛人之説打破之也,非以羽雪玉之質之不同為犬牛人性不同之證也。陳氏説未然。大全答程正思書曰:‘告子曰:生之謂性如白之謂白,而凡白之白無異白焉。則是指形氣之生者以為性,而謂之物之所得於天者,亦無不同矣。〔故〕孟子以此詰之。’朱子之旨亦如此矣。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幾希’章集注則以人物之分為在於心之不同,而此章集注則以人物之分為在於性之不同。二義雖殊,其實一也。蓋人物之所異,專在於氣之正通與偏塞,而所謂氣之正通,只是一個心之虚靈洞徹者耳。其能全得仁義禮智之性,只由於心之能如此矣。然則以人物之分為在於心之不同,乃是正義。而若此章集注所謂‘知覺運動,人與物若不異’,只以知覺運動之粗處言,若其精處,則即所謂虚靈洞徹者,何為人與物不異耶?以一若字看,則此意可見。而所謂‘萬物之靈也’,靈字亦以所以能全其性者而言。若是,則上下集注無不同也。
【第六】[1]
孟子所謂才,人皆以理看,而愚意是以心之能處言,非直以理言。是以朱子曰‘才,猶材質’,曰‘才只是資質’,曰‘才是能運用主張做事底’,曰‘才則性之具而能為者’,曰‘惻隱羞惡,心也;能惻隱羞惡,才也’,此等説非直以理言者。 更詳之:孟子言性之為善,而以情與才明之。今以才為氣,則氣是兼善惡底物,纔言氣,其為純善者無以見矣。若是,則以才為氣,不可也。雖其運用作為者只是氣,而即其所主者性也。蓋主理而言也。
【第十一】[2]
心是兼體用之物,則‘仁,人心也’,心字似非專以體言。集注引程子‘仁則其生之性’之説,則似以體言;而若所謂‘心如穀種’,則是兼生之性、陽氣發處言者,非專以體言。又‘心之德’三字是全體説,則朱子之意未必以此全為體矣。下文三個心字只從此心字來,而皆不以體言,則義可見矣。
孟子雖曰‘仁,人心’,其實心非直是仁。或問曰,‘“仁,人心”’,‘必以程子〔之〕説通焉,然後毫釐之間無所差謬。不然,則將直以心字訓仁,不察名義之所主’。語類曰:‘緣人不識仁〔義〕,故語之以仁只在人心,非以人心訓仁〔義〕。[3]’又問:‘孟子説“求放心”,從“仁,人心〔也〕”説〔將〕[4]來。莫是收此心便是仁,存得此心可以存此仁否?’曰,‘也只是存得此心可以存此仁’,‘所以明道〔又〕云“自能尋向上去”。這是已得此心方可做去,不是〔道〕[5]只塊然守得此心便了’。以此等説觀之,所謂收放心非直是求仁也,收放而心在焉,則仁亦自在此耳。程子之必曰‘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集注之必曰‘可以上達’,皆此意也。之直以求放心為求仁,似未然。且謂以‘有人欲而心放’則可,直以人欲為放心,則語未精。語類曰:‘收放心,〔只〕是收物欲之心。’若是,則説亦無妨。
陳氏‘静時昏昧,動時放逸’之説,似本於朱子所謂‘今人之心静時昏,動時擾亂,便〔皆〕是放了’之説,然所謂‘静時’非直指未發,蓋以未與物接之際言。或者誤認以‘静時’直為未發,謂未發之中亦有昏昧之病,大段非矣。且走作不但在動時也,静時亦有之。今以昏昧、走作分屬動静,亦非矣。若朱子所謂‘静時昏,動時擾亂’,則似别有其旨,或以其意象大綱説,或以其分數之多寡言之,不然或是未定之説也,恐不必主張也。
下學上達,朱子嘗以人事天理言,故人皆分屬知行。尋常不以為然,曰:‘知中有人事天理,行中有人事天理,各自有淺深精粗。其淺且粗者即下學,深且精者即上達。’今看程子及集注説,以收放心為下學,以收放心而益就夫高明精微者為上達,於是乎信愚見之不差。和靖曰:‘下學可以言傳,上達必由心悟。’此語甚精。

☚ 11_024萬章 下   11_026盡心 上 ☛
000023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