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0.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10.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10.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老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收入少,不仅农民贫困,而且地(州市)县财政缺乏可靠的收入来源,造成支出大于收入,主要靠国家补贴过日子的困难局面。如1985年,老区和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贫困县所在的7个地(州市),财政总收入为29 265万元,财政总支出为82 866万元,收支差额53 601万元,财政自给率平均为35.3%,见表5-2-7。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仅为17.4%,临夏回族自治州为25.3%,庆阳地区为26.4%,平凉地区为27.8%。一些贫困县的财政自给率更低,如积石山县为12.7%,和政县为16.3%,广河县为19.2%,康乐县为20.1%,舟曲县为19.6%,康县为21.9%,礼县为11.1%,武都县为17%,西和县为6.7%,宕昌县为16.8%,崇信县为17.1%,正宁县为16%,宁县为17.8%,镇原县为22.7%,渭源县为19.3%,漳县为10.6%,岷县为7.6%,张家川县为13.8%(以上均为1985年数字)。县级财政困难,造成县乡干部、教师、科技及卫生人员等不能按时发工资,差旅费、医药费无钱报销,机关的公务费、电话费、取暖费无力支付,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都难以为继,不仅无法拿出资金搞扶贫开发, 而且大量挤占挪用国家和省上下拨的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农业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 有的甚至把自然灾害救济款也挪用发了工资。随着扶贫开发的进展,老困地区的财政收入都有了一定增长,但是,由于过去基数太小,加之行政、事业经费和用于发工资的“人头费”呈刚性直线上升趋势(大多数为国家政策规定的调整工资所致),多数县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状况不但没有好转, 反而更加严重。县穷民穷的问题不仅使县上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加大了脱贫致富的难度。见表5-2-7。 表5-2-7 1985年老困县(市)所在各地州市财政收支情况 单位: 万元
☚ 9.人口超高速增长,文化科技素质低 (三) 老困地区在甘肃的地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