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 下】
要其有酒食黍稻者。
要,韻會:‘劫也、遮也。’以遮字看似長。
‘于湯有光’,注:‘比於湯之伐桀又有光焉。’
書注:‘武之事,質之湯而無愧;湯之心,驗之武而益顯,是則伐商之舉,豈不於湯為有光也哉?’與此注不同。
‘曾子曰脅肩’,注:‘汙賤而不恥。’
不恥,他本作‘可恥’。
‘孔子懼,作春秋’,注:‘知孔子者、罪孔子者’。
通考吴氏程曰:以慮後世而知聖人者,君子也,故幸其存天理、遏人欲;以託南面而罪聖人者,小人也,故戚其不得肆欲。○愚意‘知孔子、罪孔子者’不可以君子、小人分言之也,吴説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