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供给经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供给经济学 供给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在本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危机时兴起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供给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德尔(Robert Mundell)、拉弗 (Arthur B.Laffer)、万尼斯基 (Jude Wanniski)、罗伯茨 (Paul Craig Roberts)、屠利 (Norman Ture)、吉尔德 (George Gilder),克里斯托尔 (Irving Kristol) 等人。 以纵轴代表税收额,横轴代表税率,最初,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额不断提高,当税率提高到R时,税收额达到最大值,之后,再提高税率,税收额将是下降的趋势,如曲线的下降部分所表明的。 因此,他们大力主张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 (指对收入增加部分征课的税率)。认为,减税能够刺激个人增加储蓄,企业扩大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减税不需要同时减少政府支出,也不必担心通货膨胀的加剧。虽然减税促进生产增长的作用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出来,但其作用一经发挥出来,经济活动扩大以后,政府增加的税收将超过减税开始时所减少的税收。同时,他们也并不否认降低边际税率有利于富人,会加深贫富不均。但他们认为,判断一种经济政策好坏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如果减税能够刺激富人增加储蓄和投资,从而使经济增长,使每个人从中得到好处,那就是合理而公平的。 供给经济学代表一种回到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理论的倾向。它恢复凯恩斯所批判的萨伊定律。吉尔德说:“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会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来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从整体看,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出对他们的产品的需求”。拉弗极力强调萨伊定律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萨伊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源泉”。因此,供给经济学把萨伊定律作为其理论和政策的基础,把经济学看作是如何促进生产和扩大生产的手段,而不是着重在需求和分配方面。 由于信奉萨伊定律,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又进而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强调在经济中实行“自由放任主义”。供给学派非常重视所谓“企业家精神”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他们认为,让企业自由地进行经营,生产能够收到最佳的效果。若政府给予更多的、不适当的管理和限制,则会阻碍企业经营的创造性,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供给学派从“自由放任主义”的原则出发,认为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滞胀”病症的根源。他们指出,医治“滞胀”病就必须反凯恩斯主义之道而行之,就是说,要从需求和分配转到供给和生产,要着重研究对个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刺激,其处方是: 大幅度降低边际税率,削减社会福利,撤销或放宽不适当的规章条例,还要恢复金本位制来保持物价稳定,以利于促进储蓄和投资。 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曾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经济政策的基础。所谓“里根经济学”,其主要内容就是供给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实践证明,供给经济学同西方其他经济学一样,其作用是有限的。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上说,其错误在于忽视了需求方面的作用,并且不适当地反对国家干预,宣扬“自由放任主义”。 ☚ 理性预期学派 激进政治经济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