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蔬)〔疏〕食章】
樂亦在其中。
精義 明道曰:‘須知所樂者何事。’見集注。又曰:‘百官萬務,金革百萬之衆,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皆在人,其實無一事。’○伊川曰‘非樂疏食’云云。見集注。
或問 曰:‘亦在其中’,則與顔子之‘不改’者有間矣。云云。謝氏‘無所樂’之云,則老佛之談耳。謝氏曰:夫子蓋無所樂也,無所樂,天下之至樂也。楊氏以‘天爵之貴備萬物之富’為言,若將與世之富貴者較勝否,則既病矣,然必挾此而後樂,又非聖人無所不樂之意也。楊氏曰:天爵之貴備萬物之富,皆具於吾身,天下孰加焉?故雖飯疏食飲水,人所不堪者,樂亦在其中矣。
大全 問:‘明道先生云:“百官萬務,金革百萬之衆,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皆在人,其實無一事。”某竊意宅百揆、總元戎之任,與高卧草廬悠然自樂者,其理則一,本無大小之分。所謂禹、稷、顔回同道也。萬變乃人之萬變,在吾心實無一事。吾之所以為心者,蓋無入而不自得,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而已。不審是否?’曰:‘吾之所以為心者,如何而能無入而不自得?此須意會,不可只作閒話説過便休也。’答李堯卿。
語類 叔器説‘樂在其中’,引‘博文約禮’。曰:‘顔子自是顔子樂,與夫子也不干事。這説得不相似。’義剛。○問:‘或問謂,“夫子樂在其中,與顔子之不改者,又有間矣”。豈非謂顔子非樂簞瓢,特不以是而改其心之所樂?至於夫子,則隨所遇而樂存焉,一日不改,一日亦在,文意固自不同否?然程子則曰:“非樂疏食飲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卻似無甚異於所以論顔子者。今集注乃載其説,何也?’曰:‘孔顔之樂。云云。’
於我如浮雲。
或問 必曰不義而富貴視如浮雲,則是以義得之者,視之亦無以異於疏食飲水,而其樂亦無以加爾。謝氏謂聖人‘視義富貴亦如浮雲’,則亦過,而失乎聖言之旨也。謝氏曰:視義富貴亦如浮雲,而況不義乎?楊氏又謂‘聖人於不義之富貴,視其去來如浮雲之輕’者,亦誤矣。聖人於此方言其視之之輕,未遽及其去來也。且聖人視之之輕,亦以自義理而觀之為不足道耳,非以趙孟能賤、來去無常而輕之也。楊氏曰: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則視其去來之輕,真如浮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