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Louguanzhongyu Sanguo Yanyi罗贯中(生卒年不详)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太原。大体生活于元文宗至明太祖时期。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记载,罗贯中“与人寡合”, “遭时多故”,曾浪迹钱塘。他生当元末乱世,不苟合于流俗,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参加过反元斗争。明建国后,他即致力于小说创作。《西湖游览志余》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今存署名由他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是最足以代表罗贯中创作成就的长篇章回小说。隋唐时期,已有三国故事的口头传说,宋代说话的“讲史”类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元代即产生了大量“三国戏”杂剧及讲史话本《全相三国志平话》。罗贯中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所补注的历史资料,又广泛吸收民间传说、话本和杂剧故事,加工而撰成此书。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全书120回。描写了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百年左右的历史事件,而集中写魏、蜀、吴的兴衰过程。第1—33回,主要写汉末十常侍专权,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曹操辅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战胜袁绍,统一北方;第34—50回,重点写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及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足鼎立形势的形成;第51—115回,重点写刘备集团的活动。关羽在荆州兵败被杀,刘备伐吴而败走白帝城,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治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伐魏,病死五丈原。第116—120回,主要写三国统一于晋。《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者。作品主要写三国之间的军事斗争和政治较量,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互相争夺的关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丑恶与残暴。作品成功地反映了三个统治集团间复杂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而以曹魏和蜀汉为主要对立面,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寄托了作者希望有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战乱时代的苦难。但作品也宣扬了忠义思想、历史循环论和封建迷信思想。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仁义爱民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义双全的关羽,粗爽勇猛的张飞,有雄才大略而又凶残自私的奸雄曹操等。作品能抓住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 用对比、夸张等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全书头绪纷繁,矛盾错综,但中心突出,条理井然,结构严谨, 气势宏伟。全书 “七分实事, 三分虚构”(章学诚《丙辰剳记》),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成为后世众多历史小说的创作准则。全书用较为浅易的文言文写成,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明快流畅,雅俗共赏。它为中国小说史开创了规模宏大的讲史小说流派。它早已成为世界名著而久传不衰。 ☚ 夷坚志 施耐庵与 《水浒传》 ☛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罗贯中 (1330?—1400?) 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 (一作钱塘或江西庐陵) 人。据说他在元末民族斗争的高潮中曾参加过起义活动,与起义首领之一张士诚有过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他虽在政治上不得意,终生到处流浪,但在文学上却有很大的贡献。罗贯中的创作才能也是多方面的,他写过戏曲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但主要的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而且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在人民口头创作的基础上,参考正史、野史、传说、轶文和戏曲,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进步的思想,高度的艺术修养,运用概括、想象创作出来的。小说写三国时魏、蜀、吴的兴衰过程。有鲜明的“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思想,也抨击误国奸臣,客观上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和战乱期间人民要求统一安定的愿望。艺术成就很高。全书四百多个人物,大都刻划得有声有色,富有个性特点,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还记有丰富的战略战术,有军事参考资料价值。但对黄巾农民起义持敌视态度,部分内容宣扬了迷信报应等封建思想。《三国演义》奠定了我国历史小说的基础,对后来的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到现代,《三国演义》 中的精彩故事如《群英会》、《借东风》、《赤壁之战》不仅搬上了舞台,有的还上了银幕,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 罗·弗罗斯特 非正式群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