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贯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相传为施耐庵学生。其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皆极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他南北飘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曾与《录鬼簿续编》的作者贾仲明会见过一次。据记载,他“与人寡合”。明人王圻的《稗史汇编》说他“有志图王”。据说他还当过张士诚的幕客。有关他生平事迹旧籍记载极少,其说不一。已知他撰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传世诸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虽经删改仍保持原作基本面貌外,其他已非本来面目。有说《水浒传》一书为他所撰,一说为施耐庵撰,他编次。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据着你外作禽荒。 内贪淫欲。 滔天之罪。 理合法更凌迟。 今日个不忍加诛。 仍封官位。 您君臣每休得猜疑。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指曹:取金陵飞渡长江。指石:到钱塘平定他邦。 指王:西川路休辞栈阁。指潘南蛮地莫愁烟瘴。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此一战功名重。 这一场勋业稀。 论英雄古今无对。 笑谈间扫清吴越国。 端的有三千丈五陵豪气。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两只手揩磨日月新。 一片心扶持天地稳。 向千万里展经纶。 把狼烟扫尽。 直教龙虎会风云。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冲寒风冒瑞雪来相访。张云:有甚么紧急事。你说。正末唱:有机密事紧待商量。 张报云:老爹。门外有人叫门。普云:你问他是谁。张云:他说是赵大官人。 有机密事来商议。普做慌科云:快开门。 快开门。普见驾跪云:不知主上幸临。有失远接。张千慌走科:正末唱:忙怎么了事公人。 普又拜云:恕微臣之罪。正末唱:免礼波招贤宰相。正末问张云:这是那里。张云:这就是俺丞相厅房。 正末云:怎么使你这般样人。唱:正是调鼎鼐三公府。那个是剃头发杨和尚。 普云:陛下尊坐。正末唱:我向坐席间听讲书。张云:老爹。酒食已备。捧上来罢。正末唱: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传正道无夫子。 补苍天少女娲。 因此上黎民饿死闾阎下。 贤能埋没林泉下。 忠良枉死刀鎗下。 乱纷纷国政若抟沙。 虚飘飘世事如嚼蜡。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知心的最多。 谁如叔牙。 知音的最多。 谁如伯牙。 知兵的最多。 谁如子牙。 龙蛇混甚日分。 豺虎乱何时罢。 争名利使尽奸猾。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金陵府销王气。石头城践马蹄。 南唐已照东吴例。收伏尽六朝帝基。 托赖着一人圣德。振扬起八面军威。 比王浚更豪杰。过杨素全忠义。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你可也畅好是乾乔。休施凶暴。 休胡为乱作。郑云:哥哥。我一发都杀了。恰不伶俐。正末唱:则一句諕得我颤钦钦魄散魂消。 不争这老鸦占了凤凰巢。却不道君子不夺人之好。 把柴家今日都属赵。惹万代史官笑。 笑俺欺负他寡妇孤儿老共小。强要了他周朝。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则见他曲躬躬拜舞丹墀。似这等纳土称臣。 实指望荫子封妻。四王云:臣等愚昧。不能守土安民。今荷洪恩。实同再造。愿闻其说。普唱:你道是愿听纶音。 愿闻圣谕。有甚难知。 您等为骄奢破国。吾皇以勤俭开基。 这的是天数轮回。造物盈亏。 真龙出蛟蜃潜藏。大风起云雾齐飞。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朕专待正衣冠尊相貌就凌烟图画功臣像。卿莫负勒金石铭钟鼎向青史标题姓字香。 能用兵善为将。有心机有胆量。 仰看天文算星象。俯察山川辨形状。 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昼战多将旗帜张。夜战频将火鼓扬。 步战屯云护军仗。水战随风使帆桨。 奇正相生兵最强。仁智兼行勇怎当。 专听将军定四方。坐拟元戎取乱亡。 飞奏边功进表章。齐和升平回帝乡。 比及列土分茅拜卿相。先将这各部下军卒重重的赏众并下。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更压着朝中文武两班齐。 抵多少十年身到凤凰池。 见如今金枝玉叶尽光辉。 镇天南地北。 万万年同共掌华夷。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光射水晶宫。 冷透鲛绡帐。 夜深沈睡不稳龙床。 离金门私出天街上。 正瑞雪空中降。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见如今奸雄争霸。漫漫四海起黄沙。 递相吞并。各举征伐。 后汉残唐分正统。朝梁暮晋乱中华。 豺狼掉尾。虎豹磨牙。 尸骸遍野。饿殍如麻。 田畴荒废。荆棘交加。 军情紧急。民力疲乏。 这其间生灵引领盼王师。何时得蛮夷拱手遵王化。 我只待纵横海内。游览天涯。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他那里桃花落蛮烟正起。 荔枝熟瘴雨斜飞。 茫茫水接天。 隐隐山围地。 路迢遥人马驱驰。 斩将降兵何太疾。 堪写入麒麟画里。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四海为家。 寸心不把。 名牵挂。 待时运通达。 我一笑安天下。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见几点寒星现。 一钩新月皎。 看看的兵至陈桥。 教前队休行。 催后军赶著。 屯车仗离官道。 就馆驿度今宵。 疾忙教各部下关粮米。 对名儿支料草。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平白地相惊諕。 到大来厮蹅踏。 早则么话不投机一句差。 郑云:气杀我也。他怎敢说我。杀了这个牛鼻子。正末唱:把心上火权时纳。 到晚来把天文看咱。 明朗朗众星高曜。 不如你孤月光华。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论弓箭不曾差。使剑戟颇熟滑。 提一条杆棒行天下。十八般武艺非敢道自矜誇。 折末鎗刀并剑戟。鞭简共椎檛。 往常学成文武艺。今日货与帝王家。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五更筹更听金鸡报。一部从休辞永夜劳。 画角齐吹玉梅调。人休贪睡着。 马须要喂饱。我且半倚帏屏盼天晓众下。 共5首 (曲)元·罗贯中 朕不学汉高皇深居未央。朕不学唐天子停眠晋阳。 常则是翠被寒生金凤凰。有心思传说。 无梦到高唐。普云:主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肯逸豫。正末唱:这是俺为君的勾当。 (曲)元·罗贯中 但歇息想前王后王。才合眼虑兴邦丧邦。 因此上晓夜无眠想万方。须不是欢娱嫌夜短。 早难道寂寞恨更长。忧愁事几桩。 (曲)元·罗贯中 忧的是百姓苦向御榻心劳意攘。普云:百姓困苦。只因四方多事。今天下太平。民力渐苏矣。正末云:一榻之外。皆他人之家也。唱:忧的是天下小教寡人眠思梦想。 普云:天下虽未混一。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末背云:寡人欲先下江南。且反说试丞相一试。唱:想太原府刘崇据北方。朕待暂离丹凤阙。 亲拥碧油幢。先取河东上党。 (曲)元·罗贯中 则见他铁桶般重门掩上。我将这铜兽面双环扣响。 做敲门科张千问云:甚么人敲门。正末唱:敲门的是万岁山前赵大郎。张云:这早晚夜又深。雪又大。来作甚么。正末唱:堂中无客伴。 张云:俺老爹看书哩。正末唱:灯下看文章。张云:你来有甚事。正末唱:特来听讲。 (曲)元·罗贯中 卿道是用论语治朝廷有方。却原来只半部运山河在掌。 圣道如天不可量。似恁的谈经临绛帐。 不强似开宴出红妆。听说后神清气爽。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你则想花压帽檐低。不堤防平地一声雷。 送了你川广真梁栋。羞杀人江南两柱石。 想前日相持。惊諕杀齐管仲燕乐毅。 相云:臣等亡国臣。乞放骨骸于林下。普唱:到今日休提。起来波汉张良越范蠡。 共1首 (曲)元·罗贯中 文官每这壁。武将每那壁。 斟玉液进金杯。则这白额虎原与龙相配。 紫金龙自有虎相随。这的是庆清朝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其字。太原(今属山西)人。籍贯又有钱塘(今浙江杭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东原(今山东东平一带)诸说。与当时戏剧家贾仲明为忘年交。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活动。生当元末动乱之际,据说“有志图王”,当过张士诚幕客。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所作历史小说颇富,计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十七史”演义。上四种现存。但除《三国志通俗演义》与《三遂平妖传》尚存原作基本面貌外,其它多经后人增删,已非原本面目。另,《水浒传》一书,或云“施作罗编”(高儒《百川书志》),或云罗著(王圻《续文献通考》),尚无定论。又长词、曲,风格清新。所作杂剧今知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名《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和《忠正孝子连环谏》三种,《风云会》 ☚ 杨基 高启 ☛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太原(今属山西)人。《录鬼簿续编》有其小传,称他“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1364)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所终”。生卒年约在元文宗至明太祖这一时期(一说约1330至1400,一说约1328至1398)。籍贯也有东原(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钱塘、庐陵(今江西吉安)三说。著有历史演义多种,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最知名。作杂剧三种,今存《风云会》,另二种《连环谏》和《蜚虎子》已佚。 ☚ 徐𤱻 汪元亨 ☛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一说名贯,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与戏剧界领袖人物贾仲明为忘年交。或谓其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幕府,并“有志图王”。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他转而从事文学写作。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隋唐志传》一百二十回、《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及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罗贯中 明代著名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等多种历史小说与杂剧《风云会》等。 罗贯中 116 罗贯中1300?—1400?明代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自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一说东原,似为太原之讹误;一说钱塘,似为其主要活动地区;一说庐陵,恐系妄拟)。生卒年均不详,鲁迅推定约为1300—1400年,郑振铎推定约为1328—1398年。传说元末参加过反元斗争,曾入张士诚幕。入明后专心著述,相传曾师事施耐庵。编著《十七史演义》,今存《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通行者为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本)、《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据说以上二种书系与施耐庵合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还撰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杂剧三种。据传说,还曾参与《水浒传》的创作。 ☚ 施耐庵 宋濂 ☛ 罗贯中 罗贯中Luo Guanzhong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作家。生卒年不详, 一般认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本人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相传曾入吴王张士诚幕。著有杂剧和小说,传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以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 沈璟 施耐庵 ☛ 罗贯中 罗贯中元末明初文学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钱塘(浙江杭州)人,或说庐陵(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散见于旧籍记载的其姓名、籍贯、著作等也往往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为研究者一致认可的有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记“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乃1364年,《录鬼簿续编》写于明永乐20年(1422年),据此可推罗贯中的行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定其生活年代约1330至1400,郑振铎在《三国志演义的演义》文中定为约1329至1398,大致是元文宗至明太祖时期。其他一些文献还记载罗贯中处在元末动乱时代,或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幕府,并“有志图王”。明朝建立后,即转而专力于小说创作。今存署名由他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数种。另有资料提到《水浒传》是罗贯中作,或说是施耐庵作,罗贯中编次,后说与所传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有关。他还作有杂剧三种:《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今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 耶律楚材 施耐庵 ☛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一说名贯,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太原。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撰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今所传除前2种尚保留原作基本面貌外,其余已非原本面目。《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有名,写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历史,为中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事件纷纭,战争频仍,人物众多,均写得井然有序,栩栩如生,在文学史上影响很大。《水浒传》一书,有说是施作罗编,也有说是罗作。又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忠正孝子连环谏》,后2种已佚。 罗贯中 罗贯中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元代,卒于明初。关于他生平事迹的记载史料很少。相传他从师施耐庵,并共同从事小说创作。据传《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等三部作品都是他与施耐庵合作编撰而成。他儒家正统思想很重,曾有志于辅佐帝王做一番事业,但因明政权建立后很不得志,转而从事小说、戏曲的创作及改编工作。他一生南北飘游,深刻了解社会黑暗面,并能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因而能用演义的形式抒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历史小说的作家,足以代表其创作成就的作品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存署名由他编写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仍保留原作基本面貌外,其他如《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都已经后人增删,已非原来面目。另外还作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后两种未流传下来。 ☚ 汤显祖 施耐庵 ☛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一说名贯,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与人寡和”,与《录鬼簿续编》作者贾仲明为忘年交。传说曾师事施耐庵,共同从事通俗小说创作。又传曾为张士诚幕僚,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因与张士诚事,终不得志,遂改而从事通俗小说创作。平生所作小说甚多,传说有通俗演义17种,今存者除名著《三国演义》外,尚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又能杂剧,今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 ☚ 刘基 张羽 ☛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今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相当零散,杂说纷纭。贾仲明 《录鬼簿续编》所记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据说其为施耐庵的学生,又曾作过张士诚的幕客 “有志图王” 。一生著作甚丰,相传曾撰十七史通俗演义。现存《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等皆署其名,经后人删增,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和 《三遂平妖传》 尚保留原作基本面貌外,其余皆非原来面目。《三国演义》世称四才子书之一,为中国最杰出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撰述有杂剧若干种,现仅存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 罗贯中about1330~1400Luo Guanzhongfamous writer and playwright of traditional opera of the Ming Dynasty. Work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etc.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初杰出小说家。名本, 别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属山西)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或称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人寡和,相传为施耐庵弟子,共同从事著作。著有《三国志演义》,闻名于世,流传至今。还著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和杂剧《风云会》等多种。或称《水浒传》系施作罗编或施作罗补。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属山西)人(还有东原人、杭州人、钱塘人、越人、庐陵人诸说)。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撰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等。这些作品虽多传世,但均经后人修改。除《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五代史演义传》尚有基本保存原貌的版本传世外, 《三遂平妖传》和《隋唐志传》已屡经后人增损,面目全非。有说《水浒传》亦为他所撰,或说施耐庵撰,罗贯中编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