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水量

W——试样重量。
D——试样干燥重量(105~110℃)。
2)干燥与烧成线收缩率

Lω——成形试样的长度;
Lb——干燥后或烧成后的长度。
3)可塑水量(T)

Wp——塑性泥料重;
Wd——塑性泥料干燥重。
4)收缩水量(t1)

Vp——塑性泥料的体积(立方厘米);
Vd——塑性泥料的干燥后体积(立方厘米)。
5)气孔水量(t2)
t2=T-t1
6)体积收缩率(b)

7)线收缩率(a)
按(2)项公式计算,或按下式计算:

8)真比重(Gt)

P——比重瓶重;
W——比重瓶和试样重;
W1——注满水的比重瓶重;
W2——试样与注满水的比重瓶重。
9)显气孔率(Pf)

Sf——用水饱合后的烧成试样重;
Wf——干燥后的烧成试样重;
Vf——烧成试样的体积。
10)假比重(G)

11)显比重(Gb)

12)抗弯强度(M)

或

P——折断时的荷重;
L——支点间距;
b——试样的宽度;
d——试样的厚度;
π——圆周率,3.1416。
公式M1用于计算矩形截面的试样,M2用于计算圆柱形试样。
13)耐压强度(C)与抗张强度(T)

A——试样截面积,
14)弹性系数

h——挠度。
15)渗透率(D)(液体或气体)

V——液体在1秒钟内渗透过的体积;
F——表面积;
l——厚度;
△P——两面的压力差;
η——流体的粘度。
16)热膨胀系数(α,β)
Vt=V0(1+βt)
lt=l0(1+αt)
β≈3α
β——体膨胀系数;
α——线膨胀系数;
Vt——t℃时试样的体积;
V0——0℃时试样的体积;
lt——t℃时试样的长度;
l0——0℃时试样的长度。
17)导热系数

l——厚度;
A——断面积;
Δt——相对两面的温度差;
Q——通过断面的热量。
18)抗热冲击性(R)

S——强度(抗张强度——译注);
μ——泊松比;
E——弹性系数;
α——热膨胀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