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说

印说

篆刻论著。明代周应愿著。共有原古、证今、正名、成文、辨物、利器、仍旧、创新、除害、得力、拟议、变化、大纲、众目、兴到、神悟、鉴赏、好事、游艺、致远等二十篇。综合前人与自己的观点,论述印章的源流沿革和篆刻的笔法、刀法等。

☚ 学古编   秦汉印统 ☛
印说

印说

篆刻论著。明代周应愿著。多采摘前人旧说,也加有自己见解,论述官印、私印源流沿草、篆法、刀法等。

☚ 印谱   秦汉印统 ☛
印说

印说

篆刻论著。一卷。明周应愿撰。周应愿(生卒年不详),字公瑾。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善治印,著有《印说》,成于明万历庚子(1600)年。
《印说》主要采摘前人旧说,间加己论。阐述官、私印制之起源和沿革,及治印的篆法、章法和刀法等。共分原古、证今、正名、成文、辨物、利器、仍旧、创新、除害、得力、拟议、变化、大纲、众目、兴到、神悟、鉴赏、好事、游艺、致远等二十目。各目一篇,开篇先设小序,然后专题阐述。对于印学之源流及治印心得论述颇详,特别是结合书法中的笔法来论证篆刻中的运刀,可谓独具匠心。并且,不拘泥于就印论印的传统方法,擅于阐发深化,触类旁通,涉笔纵横,引证广博而又切中肯綮。所述各法,常能发人深思,评断服人,一时驰骋于印坛,成为明代极有影响的评述性论著。但由于此书较重文彩,修辞亦工,又过多铺陈,故论者曾以“言多迂阔,不切事理”等语加斥,然而,此著仍然属于印学史上早期屈指可数的、较为完整而又系统的佳作之一。
稍后,印人杨士修(生卒年不详,字长倩,号无寄生,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据此删节而成《印说删》。著名篆刻家赵宦光(1559—1625,字凡夫,号广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亦将此加以删节,并分章列目,修成《篆学指南》一书,且收入《篆学琐著》。两书广为流传,致使原作反而湮没不彰。
同代印人万寿祺(1603—1652,字年少,更字若,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亦撰《印说》一篇,与周著同名。作者针对当时印作缺乏生气,其因在于不懂书法,故详细辨析了书法与印法的关系。此书成于崇祯乙亥年(1635),见录于《美术丛书》等。
清初印人陈鍊(1730—1778),字在尊,号西葊,福建同安人)也撰有《印说》一篇。分十条介绍篆法与章法的要领和宜忌,并概述十种基本刀法的特征和得失。作品原载《秋水园印谱》,成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也被《篆学琐著》等收录。
此外,清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也撰有《印说》一文,叙述古印之来源,考核其流变等,全文仅数百字,但颇有参考价值。除收入《龚自珍全集》之外,又见录于西泠印社的《历代印学论文选》。

☚ 学古编   印人传 ☛
000008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