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皮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梣皮、秦白皮、桪木皮。为木犀科植物大叶梣 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 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梣 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存白蜡树 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枝皮或干皮。主产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河南等地,四川、湖北亦产。春、秋二季剥取,切成段,晒干。 【药性】味苦、涩,性寒。归大肠、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明目。 【应用】 1.用于湿热泻痢,带下。治泄泻,常配黄连、葛根等同用;治痢疾,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方如白头翁汤;治久痢,配椿皮、石榴皮等同用;治带下,常配椿皮、黄柏等同用。 2.用于肝经郁火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生翳障,可单用煎汁洗眼,或配黄连、竹叶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治小儿惊痫发热、痰热咳喘、风湿痹痛、牛皮癣。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取汁点眼。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秦皮含马栗树皮苷、马栗树皮素、秦皮苷、东莨菪素、丁香苷等。 2.药理作用 秦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所含马栗树皮苷、马栗树皮素有消炎作用,对人工关节炎有抑制作用;煎剂有止咳、祛痰作用,秦皮乙素还有显着平喘活性,有松弛气管平滑肌及抗组织胺作用;还有镇静、抗惊厥、镇痛、利尿及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 3.临床报道 ①银屑病:用50% 秦皮注射液肌注,每日1支(每支2ml)。共治20例,结果治愈9例,显效3例,进步7例,无效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82,(2):106]② 慢性结膜炎:治疗组用秦皮滴眼液,对照组用洁霉素滴眼液,分别观察35例70只眼,2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眼干涩、异物感、目痒等眼部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对粟睑内红赤、睑内椒样及粟样颗粒的眼部体征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9):29]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