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番茄叶霉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番茄叶霉病


【释文】:

叶霉病是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发生较普遍。严重的棚室,病叶率达90%以上,叶片全部干枯,减产20%~30%。

1.症状识别 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被害后,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合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而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病症与叶上相似。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叶霉病由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真菌侵染所致。分生孢子梗成束的由寄主气孔伸出。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或双胞,无色或紫褐色(图2-15)。病菌的生理专化性极强,田间有不同的生理小种。北京蔬菜中心研究,北京地区,1985年前,田间主要生理小种有1号、2号。病菌主要从叶背气孔侵入,也可以从萼片或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进入子房,潜伏在种子上,使种子带菌。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可以靠气流、灌溉水重复传播为害。孢子抗逆性较强。

图2-15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发病条件 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大棚、温室内相对湿度高于90%以上易流行。大棚、温室遇连阴天、湿度大发病重。北京地区大棚春播及秋播番茄叶霉病均发生为害。春播温室番茄于4~5月,大棚番茄于5月下旬至6月间,秋棚番茄于9~10月间,如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过大,番茄叶霉病发展迅速。春保护地温湿度适宜,从发病至盛发流行,一般7~15天。晴天阳光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菌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双抗2号,对叶霉病有较高的抗病性,适用于1号、2号生理小种地区,佳粉15号适于4、5号小种区,均兼抗病毒病,但不抗灰霉病、早疫病。辽粉3号、佳红及8966等均较抗病,各地选用时,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2)加强放风排湿 摘去下部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增加光照,温度控制在28℃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这是防治叶霉病的关键措施,如不配合农业措施,仅靠化学防治,很难奏效。

(3)药剂防治 选用的药剂有2%武夷菌素(BO-10)水剂15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喷克、丰收)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或40%福星乳油10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防效在96%以上。可用硫磺粉,每55立方米空间0.13千克,锯末0.25千克混合后,用煤球或木炭点燃,于定植前关闭棚室熏烟24小时,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棚室3750克,或30%百菌清烟弹每公顷棚室4500克熏烟,或5%百菌清粉尘剂、5%加瑞农粉尘剂,每公顷棚室15千克喷粉(具体方法参看黄瓜霜霉病防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