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游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游湖 【原文】: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1)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2) 【原文作者及介绍】: 徐俯 徐俯(1075-1140),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幼年即以能诗为其舅黄庭坚所重。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历官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屡迁至兼权参知政事。后终信州知州。其诗作属江西诗派,有《东湖居士诗集》。 【译文】: 那双飞的燕子,何时回的湖?桃花夹岸盛开,花蕊上还蘸着水珠。一场春雨淹没了桥面,行人难渡,一只小舟儿从柳阴里缓缓撑出。 (王洪译) 【集评】: 今·钱钟书:“诗见《后村千家诗》卷十五,似乎一时传诵,所以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七《和默庵喜雨述怀》说:‘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南宋词家张炎有首描写春水的《南浦》词,号称‘古今绝唱’,里面的名句:‘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就是从徐俯这首诗蜕化的。” (《宋诗选注》第123页) 今·倪其心、许逸民:“诗人感觉比较敏锐,在常人习见的江南缠绵春雨中发现了一点新鲜的现象,或者说,从平常的现象中敏感到了一点不平常的涵义,并且平淡地把它描写了出来,令人读来觉得有味。” (《宋人绝句选》第184页) 今·葛晓音:“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以新鲜之感,主要是能够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据觅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踪来安排构图。……后两句诗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的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花开燕飞,固然明媚,然无断桥野浦,便少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只消写出小舟一篙撑出柳阴的悠然情态,水面的空阔宁静和满湖如茵的柳色便如在目前,正如全诗并无一字刻画湖光水色,仅在近水景物上做文章,就将满湖春色烘托了出来。” (《宋诗鉴赏辞典》第40页) 今·范宁、华岩:“这首小诗是一幅充满动态的湖面写真图,在当时便流行很广。” (《宋辽金诗选注》第216页) 【总案】: 首句问燕实即问春,次句“蘸”字下得好。但关键还在后二句,一转一接,曲尽其妙,笔致清幽,宛如一帧水墨写意画,与前面写鸟写花的工笔画般的景象相得益彰,见出雅趣。张炎词化用此二句,良有以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