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元昊1003—1048亦作“李元昊”或“赵元昊”。西夏皇帝。西夏王朝的建立者。党项羌族。李德明子。宋明道元年(1032)继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承父称帝之志,去唐、宋所赐李、赵姓氏,更拓跋氏为嵬名氏,改名曩霄,自称“吾祖”(意为“可汗”)。并下令秃发,推行党项羌族的传统发式;命野利仁荣等创制西夏文;改行与汉族传统有别的礼乐制度;以避父讳为名,改北宋明道年号为显道;扩建城池殿宇,升都城兴州为兴庆府;立军名,设十二监军司;定兵制,扩军达50余万人。广运(1034—1035)年间屡攻北宋,夺得洮湟流域和河西走廊等地。经数年准备,于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称帝,建立“大夏”王国。因地处北宋西边,史称西夏。与北宋和辽时有争战。七年迫宋议和,以向宋廷“称臣”换取北宋的承认和每年得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的优厚赏赐。同年在重创辽军之后主动请和。从此,取得了与宋、辽鼎立的地位。十一年被太子宁凌哥刺伤身死。在帝位凡十一年。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元昊 元昊1004—1048Yuanhao夏景宗,西夏开国皇帝。西夏王李德明之子。小字嵬理, 更名为曩霄。称帝前改唐宋所赐姓, 为嵬名氏, 自诩为青天子, 即所谓兀卒。曾受宋封赏,为难定军节度使,袭爵西平王。宋初党项发展较快, 社会各方面均较成熟, 他适应发展需要,建立了党项的国家夏国。在位时继续对宋、吐蕃、回鹘作战, 连续夺得胜利, 扩展、确立了夏的疆域。实行了许多利于夏发展的政策,倡导农业生产,注重手工业, 尤其是铁冶业的生产发展。强调党项的风俗习惯,曾下令居民依照羌族原有习俗秃发,禁止盲目学习汉人束发习俗,下令废弃唐宋所赐李赵姓氏,改用党项名氏;又去除宋所赐爵号,称党项语首长名,建立自己的年号。夏的官制、军制、礼仪均在他指导下设立起来,能不拘民族成份,任用汉人中有才能者。西夏文字也是他命野利仁荣创制的。据史书记载,元昊很有智谋,善长于法律、兵法、佛法、汉文等学问,20岁便领军作战,英勇机智。宋庆历八年(1048),由于他实行的建国方略与一部分贵族的主张有矛盾,具体表现为皇族与后族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被儿子宁令哥于此年刺杀。死后谥武烈皇帝。是党项的民族英雄。 ☚ 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金 ☛ 元昊1003~1048西夏皇帝。西夏王朝的建立者。亦称李元昊或赵元昊。党项羌族。李继迁之孙,李德明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继承夏州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承父称帝之志,去唐、宋所赐李、赵姓氏,更拓跋氏为嵬名氏,改名曩霄, 自称“吾祖” (意为“可汗”)。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称帝,建立“大夏”王国。因地处北宋西边,史称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以里应外合之战法巧取宋金明寨(今陕西安塞东南),俘宋将李士彬父子。挥师围延州(今陕西延安),设伏三川口,俘宋将刘平等。次年在好水川之战中歼宋将任福以下万人。七年,迫宋议和,以向宋廷“称臣”,换取北宋的承认和每年得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的优厚赏赐。同年,在重创10万人的辽军后主动请和。从此,取得了与宋、辽鼎立的地位。十一年,西夏上层矛盾激化,被太子宁凌哥刺伤身死。谥号景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