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房室传导阻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系激动自心房经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向心室传导过程中,激动被延迟,部分或全部阻断。 【病 因】 常见病因有急、慢性心肌缺血,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房室交界区退行性变,心肌浸润性疾病,电解质紊乱以及应用各种具有心肌抑制作用的药物等,当上述病因作用于房室传导组织,使之缺血、缺氧或变性、纤维化、不应期延长,遂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诊 断】 (一) 临床表现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心脏听诊第一心音略减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心脏停顿或心悸感,听诊心音脱漏,脉搏也相应脱漏。室率过于缓慢者,头昏、乏力、活动后气促,甚至短暂晕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临床常有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听诊心率慢而不规则,35~50bpm,第一心音强(大炮音)弱不等,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宽。心室停搏超过15s,出现晕厥、抽搐、发绀等阿斯综合征表现。 (二) 心电图特点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0s,P波后均有QRS波群相随。研究发现,PR间期系由房间传导(10~50ms)、房室结传导(90~150ms)以及希氏束内和希普传导(25~55ms)等成分构成。心电图描记得形态及时限正常QRS波群的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经房室结内传导的时间超逾85%;而激动传经希氏束的时间不及15%;然而,遇QRS波群增宽的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则传经房室结的时间<25%,而激动经房室结以下部位传导的时间增至45%。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文氏型) 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不能下传,QRS波群脱落,最长的RR间期小于最短RR间期的2倍。 3.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型(莫氏型) PR间期固定,QRS波群间歇性脱漏。 临床遇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当其房室传导比例为2∶1者,甚难区分是Ⅰ型,抑或为Ⅱ型。有认为,凡P波可以下传,且相随之QRS波群较窄,形态正常,而其PR间期有延长者,以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为可能;而遇P波下传,但下传之QRS波群呈束支阻滞型,所测PR间期正常者,则以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为大。 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由窦房结控制,或是房颤、房扑;心室由阻滞以下低位起搏点控制、房室分离;心房率明显快于心室率。如低位起搏点位于希氏束以上,则室率在40~60bpm,QRS波相对正常;如低位起搏点位于希氏束以下,则室率在20~40bpm,QRS波畸形。 【鉴别诊断】 迷走神经紧张性阻滞(vagotonic block)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见于某些特定情况,诸如熟睡、恶心、呕吐、深吸气、鼻或胃插管、排尿、咳嗽、吞咽、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伴颅内高压以及等张运动等。患者窦性频率较缓慢,心电图描记为PR间期延长,或P波不能下传,酷似Ⅱ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通常,迷走神经介导的心动过缓,历时短暂,多无眩晕、黑矇或明显晕厥症状,故无需治疗。若需予治疗者,可静脉输注阿托品,以加速房室间的传导。临床尤应注意的是,尽管阿托品可递增心房频率,但却又能使心室率矛盾地减慢,系频速心房激动加剧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所致。 表2-14-1.诊断迷走神经介导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线索 【治 疗】 1.病因治疗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经治疗后随心肌缺血的改善,传导阻滞可能恢复。 2.药物治疗 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 3.起搏治疗 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如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应安装临时起搏器,经治疗后无改善者植入永久起搏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