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特
【生卒】:1889—1953 【介绍】: 美国心理学家。 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是安吉尔和卡尔的学生,1912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堪萨斯大学、克拉克大学和布朗大学担任教授,在布朗大学时还任心理系主任和实验室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动物和儿童的延迟反应》(1914)和《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学》(1926)等。 在哲学根本问题上,亨特坚持新实在论的观点。 他否认心物之间的差异,认为在解决心物问题时,既可以坚持唯物一元论,也可以坚持唯心一元论。因为就一元论看来,心与物并无根本的差异。 他认为“心理学”应改为“人类行为学”,“意识”应该称作“刺激与反应”。 亨特做过延迟反应的实验,他让白鼠、狗等动物在几个门中辨别出一个后面有食物的门,这个门上有亮光,但当光亮著的时候并不放开动物,而是等光熄灭一定时间后再放开动物,动物在亮光熄灭后仍能走向发过亮光的门。他认为这是因为动物能保持亮光未熄灭前的姿势,身体的姿势产生动觉,成为完成这种反应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