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常用生产参数的计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常用生产参数的计算 卤井生产参数包括管路阻力损失、井底压力、流动速度、注采比、盐井的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等。 (一)井内循环管路阻力损失计算 1.总压力损失 P=K〔P中+P环+P局+P回+P比〕,MPa (3-3-11) 2.中心管压力损失 3.环隙压力损失 4.管内外比重差压力损失 P比=g·ρ·L·10-6,MPa (3-3-14) 其中:正循环时 P比=g·(ρ环-ρ中)·L·10-6,MPa 反循环时 P比=g·(ρ中-ρ环)·L·10-6,MPa 5.接头部分局部压力损失 6.井口回压 P回现场实测的井的压力,MPa 式3-3-11~15中 λ1、λ2——水力阻力系数,其值根据雷诺系数确定,一般可取0.2~0.28(大排量取小值,小排量取大值) ρ中——流体在中心管内的密度(kg/m3) ρ环——流体在环隙内的密度(kg/m3) Q中——中心管内流量(m3/s) Q环——环隙内流量(m3/s) L——中心管长度(m) d油内——中心管内径(m) D——孔径(或生产套管内径)(m) d油外——中心管外径(m) g——重力加速度(9.81m/s2) n——中心管柱接头数 α——考虑通孔形状特点的经验系数 对接箍连结α=2 对接头连结α=1.5 K——压力富裕系数,取1.15~1.3 d小——连接件中最小通孔直径(m) (二)冲洗井内砂堵时所增加的水头损失计算 为冲洗井内砂堵,使井底保持清洁,注水量返流速度V返应当超过颗粒(岩屑)在静止液体中受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W临界(或称液流临界速度),超出值等于期望的携带速度C带值,根据经验公式,即: V返=K(W临界+C带),m/s (3-3-16) 式中 K=1.1~1.3——考虑上返液沿钻孔断面运动速度的不均匀系数。 C带=(0.1~0.3)·W临界,其上限值用于深井颗粒沉降速度值按下式确定: 式中 K1——颗粒形态系数;球形的,K1=2.73~5.11;不规则或片状的,K1=2.5~4;长方形的,K1=2.37;扁平砂粒,K1=1.92 d岩——岩屑临界粒径(m) ρ液——液体的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式中g=9.81m/s2) 在液体中不沉降的临界粒径为: 式中 θ切——冲洗介质的静切力(mg/cm2) γ岩——岩屑相对密度(g/cm3) γ液——冲洗液相对密度(g/cm3) K2——实验室确定的颗粒形态系数 (K2=2~3;对于岩心钻井,K2=2.75) 冲洗井内砂堵时所增加的水头损失:即 式中 h冲——液体中砂粒所增加的水头损失(MPa) m——砂粒间孔隙体积百分数,m=0.30~0.45 F——套管截面积(m2) H——冲洗砂堵高度(m)(可按一根油管高度计算) f——返出液柱截面积(m2) V上液——冲洗上升速度(m/s) γ砂——砂粒相对密度 γ液——冲洗液相对密度 W临界——液流临界速度(m/s) (三)水力阻力系数λ值的确定 1.牛顿液体在管子内的流动特性 由雷诺系数值的大小来确定。雷诺系数Re为: 式中 Re——雷诺系数,Re<2320时为层流,Re>2320时为紊流。 V——液体在管内的速度(cm/s) d——管道内径(cm) γ——液体相对密度 g——重力加速度,980cm/s2 η——液体的动力粘度(MPa·s),见表3-3-19 表3-3-19 常用牛顿液体动力粘度的大小 2.粘度较大的液体水力阻力系数λ值的确定粘度较大的液体λ值取决于雷诺数。 在层流时: 在紊流时,分为水力光滑区、混合摩擦区、阻力平方区3个区间。 (1)水力光滑区 4000<Re≤1×105 1×105<Re<3×106 (2)混合摩擦区 (3)阻力平方区 式中 ε-相对粗糙度, 油管中的冲洗排量一般为10~15L/s,雷诺系数Re为(2~2.5)·105。水力阻力系数λ根据Re的大小可由图3-3-24确定。 图3-3-24 阻力系数和雷诺系数关系曲线图 (四)常用几种管径的流量和压力损失的关系 见图3-3-25~3-3-32。 图3-3-25 50.3mm(2″)油管流量与压力损失关系图 图3-3-26 62mm( 图3-3-27 76mm(3″)油管流量与压力损失关系图 图3-3-28 114.3mm( 图3-3-29 139.7mm( 图3-3-30 177.8mm(7″)套管流量与摩阻关系图 图3-3-31 139.7mm( 图3-3-32 139.7mm( (五)中心管在液体中的浮力减轻系数 中心管在液体中的浮力,随液体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增加;浮力减轻系数却随液体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减少。见表3-3-20。 表3-3-20 中心管在液体中的浮力减轻系数表 (六)井底压力计算 P井底=g·ρ·L·10-6+P摩阻+P局+P回 (3-3-26) 正循环时: P井底=g·ρ·L·10-6+P环+P局+P回 (3-3-27) 反循环时: P井底=g·ρ·L·10-6+P中+P局+P回 (3-3-28) 式中 P井底——井底压力(MPa) 其余符号含义,同公式(3-3-11~15) (七)管内流动速度的计算 中心管内的流动速度为: 环形空间的流动速度为: 式中 V、V油、V环——管内、油管内、环隙内的流动速度(m/s) Q、Q油、Q环——管内、油管内、环隙内的流量(m3/s) d油内、d油外——油管内、外径(m) F——流体流过的截面积(m2) (八)进出水比值 表示水溶开采循环管路的密封性能。是与开采技术经济指标有关的一个参数。比值减少,说明循环管路的密封性差,淡水漏失量大,造成经济效益降低。比值公式为: 正常生产的进出水比值为70~80% (九)总耗水量 Q总=Q卤·K1·K2 (3-3-33) 式中 Q总——总水的耗量(m3) Q卤——卤水的开采量(m3) K1——采卤时用于填充溶腔的淡水损耗系数,取1.17~1.28 K2——工艺检修时的淡水损耗系数,取1.02~1.03 采卤时用于填充岩盐溶腔的淡水消耗系数,取决于: 式中 γ盐——盐的体积重量(t/m3) γ卤——卤水的体积重量(t/m3) γ水——水的体积重量(t/m3) C——卤水的浓度(含NaCl的重量)(t/m3) (十)溶解速度与产量的关系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如平均溶解速度基本一致,产量的大小决定于有效溶蚀面积。即: Q=0.024·W·F (3-3-35) 式中 Q——产量(t/日) F——有效溶蚀面积(m2) W——溶解速度〔kg/(m2·h)〕,可通过试验确定,或用库列公式计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