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胤
《广韵》羊晋切,去震,以。 ❶ 后嗣;子嗣。《书·尧典》:“胤子{朱}啓明。”{蔡沈}集传:“胤,嗣也。”{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慈母沉哀疚,二胤纔数龄。” ❷ 谓立嫡长子为太子或世子。《古文苑·扬雄<百官箴·宗正箴>》:“{齐桓}不胤,而忘其宗绪。”{章樵}注:“{齐桓公}无嫡嗣,多内宠,及卒,五公子争立,{齐}以大乱。言不立嫡继,是忘其宗统也。 ” ❸ 犹言身孕。《佛本行集经变文》:“不经旬月之间,便则夫人有胤。” ❹ 继承;延续。《书·洛诰》:“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孔}传:“我乃继{文}{武}安天下之道,大相{洛邑}。”{孔颖达}疏:“胤训继也。”{汉}{扬雄}《剧秦美新》:“胤{殷}{周}之失业,绍{唐}{虞}之絶风。”{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胤于万年,期保伊祜。” ❺ 演,演奏。《文选·左思<吴都赋>》:“发东歌,操南音,胤《阳阿》,咏韎任。”{刘良}注:“胤,犹演也。” ❻ 引。乐曲体裁之一。 《文选·马融<长笛赋>》:“乃相与集乎其庭,详观夫曲胤之繁会丛杂,何其富也。”{李善}注:“胤,亦曲也。字或爲引。 ” ❼ 古国名。见《书·胤征序》{孔}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