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原子量表(197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原子量表(1975)
〔以相对原子质量Ar(12C)=12为标准〕 许多元素的原子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决定于所用材料的来源和处理过程。表中的附注详细注解了各元素可能有的变化情况。本表提供的Ar(E)值应用于地球上存在的天然元素和某些人工合成元素。应对附注加以应有的注意。各原子量数值的最后一位数字的误差为±1,而带星号*者,误差在±3范围内。括弧中的数值用于某些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准确原子量因与来源有关而无法提供,表中数值是该元素已知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的原子质量。 附注 W 此无素在正常地球材料中的同位素组成已知有某些变化故不能提供精确的原子量。 X 已知此元素在某些地区的样品中具有反常的同位素组成,以致于在这些样品中该元素的原子量与表列数值之间的差值可能超过给定的未测准值。 Y 由于对同位素组成进行无意的或不公开的改变,在某些商品材料中该元素的原子量与表列数值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 Z 该元素的Ar值是半衰期最长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量。 *原书所载的“国际原子量表”是日本化学协会原子量委员会根据国际理论及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原子量委员会1969年资料,按日语字母顺序编制的。因1975年颁布了新的国际原子量表,故本书改用新表——校者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