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二指肠球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二指肠球炎 【释义】: 十二指肠球炎(duodenitis)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球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继发性可由克罗恩病、寄生虫(如蓝氏贾第鞭毛虫)、霉菌(如毛霉菌)、门静脉高压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大手术等引发。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上腹痛 可呈节律性、周期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的空腹痛,食物或制酸药可缓解,也可呈不典型。 2)消化不良症状 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 3)黑便或呕血 见于糜烂性炎症。 (2)体征 缺乏特异性的体征。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少数患者因贫血而有黏膜苍白或心率增快。 (3)病理诊断 黏膜活检可见水肿、糜烂、充血、出血,有时绒毛变平,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单核细胞浸润,急性期可有多核细胞浸润。有人按病理表现将原发性十二指肠球炎分为浅表型、间质型和萎缩型。 继发于克罗恩病的十二指肠球炎可呈肉芽肿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在十二指肠壁上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见球部黏膜片状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出血;颗粒状或结节状隆起;皱襞粗大或血管显露等。内镜可确诊本病。 (2)X线检查 可见球部激惹、变形、皱襞粗大或假息肉样改变。 (3)粪检 粪圆线虫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症,检查粪便和十二指肠液可发现幼虫。 3.鉴别诊断 需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相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忌烟酒。 2.药物治疗 (1)高胃酸者可选用制酸剂,如西咪替丁0.4g,每日2次,口服;或雷尼替丁0.15g,每日2次,口服。 (2)消化不良者可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10mg,每日3次,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每日3次,口服。 (3)消除炎症可口服庆大霉素8万u,每日2次。 (4)合并出血者可予以卡巴克络(安络血)、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或口服凝血酶300u,每日3~4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