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B000937 理学的演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B000937 理学的演变 副名: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蒙培元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36.8万字。共9章。论述从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到唯物主义者王夫之、戴震等人对理学的批判和清算止这一演变过程。按年代顺序分别介绍南宋到明清的有代表性的理学家,通过对他们各自哲学思想的介绍,勾画出理学演变的脉络和走向。论述朱熹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分析该体系中存在的深刻的内在矛盾。论述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以及体系内在的矛盾,理学在朱熹之后分5个阶段(南宋末期、元代、明清初年、明朝中期、明末清初到清中期)向3个方向(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演变。并著重考察向心学唯心主义和向唯物主义的演变和发展。心学路线由真德秀、魏了翁、许衡、吴澄、吴与弼、陈献章,而至明朝中期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确立、发展和最后衰落。唯物主义路线则经黄震、文天祥、薛瑄、罗钦顺、王廷相等人,最后到明清之际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了对理学的总批判,全面总结和清算了朱熹哲学,建立起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而清初中期颜元、戴震等人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学说,从而宣告理学的终结,使中国哲学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