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山月(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山月(1)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2)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3)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4)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5)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6)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7) 【译文】: 君王下诏同金人议和,转瞬间一十五年,将军们按兵不动,徒然地身老边关。朱门深院里,贵族们听歌赏舞,何等悠闲;军营中,战马肥胖老死,弓也断弦!戍楼上的刁斗声,伴随着月升月落,年复一年;当年从军的小伙子,如今已两鬓斑斑。羌笛悠悠,谁知壮士的心愿;月照征人的白骨,沙场上一片荒寒。中原大地,古时也曾燃起过烽烟;却从不容许敌寇,在故国旧都生息蕃衍。沦陷区的人民,在铁蹄下挣扎,为的是看到光复的一天;今夕月下,有多少人翘首南望,清泪潸潸! 【集评】: 今·范宁、华岩:“全诗每四句写一种状态,通过将军、壮士、遗民的各自表现,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那个时代不同人物的生活情形和心理状态;与此相应的朱门歌舞、戍楼夜月等背景,展现了正处在南北分裂的中国的当时社会的风貌。这首具有高度概括力和典型性的诗篇可以称作是隆兴协议后十五年间中国历史的形象显现。” (《宋辽金诗选》第298页) 吴熊和:“这首乐府诗据题立意,设想巧妙,以关山月为背景,从边界内外三种人的状况反映隆兴和议的严重后果,诗中的境界似乎都笼罩着忧郁的月光。兵士和遗民的心情写得悲切动人,因为陆游把自己的满腔悲愤也都寄托在这里了。” (《唐宋诗词探胜》第342页) 【总案】: 这首诗具有极大的概括力,既是诗史,又是诗论。诗人以严峻的目光,审视了南宋的历史与现实,把种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以诗的语言再现出来。十五年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历史,以及上至君主、权臣,下至戍边兵士和遗民百姓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尽现于一诗之中。诗中的两个“空”字,以及“谁知”、“岂有”等字眼,传达了诗人极度的悲愤。在描绘各种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诗人忧国忧民怆然独立的悲剧性形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