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最重要的一部哲学着作。初版于1819年,以后又再版两次。中译本由石冲白译,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世界作为表象初论”;第二部分是“世界作为意志初论”;第三部分是“世界作为表象再论”;第四部分是“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作者在该书中充分展现了他的非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和唯心主义的基本思想,阐述了他的唯意志主义和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主体的悟性直观和表象,一切表象都服从于根据律及其形态,它们存在于时间空间和因果联系之中。根据律只适用于表象世界而不适用于意志,它们是主体的先验认识方式,理性认识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所以,主体是世界的支柱,离开主体的世界就无法理解。而意志则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是“自在之物”,它构成世界的本质和表象世界的依据。叔本华还把意志客体化,变成无处不在的、普遍的、分出各级等级的意志。叔本华还阐述了他的直观高于理性,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来把握理念的美学认识论思想,表现出了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倾向;还阐发了“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作出了否定生命意志,认识那“永恒的公道”,超脱尘世烦恼的虚无主义结论。 该书集中体现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他后来的着作几乎都是对该书的各种解释和论证。它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流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